定义:
1,湿视密度:是指杨树脂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充分膨胀所产生的堆积密度。
2,湿真密度:是指杨树脂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在充分膨胀后所产生的树脂颗粒的密度。
区别:
1,不同种类的树脂颗粒的密度不同:湿视密度在0.6到0.85之间。湿真密度一般在1.04到1.3之间。
2,不同种类的树脂密度种类不同:湿视密度指的是堆积密度。湿真密度指的是树脂颗粒的密度。
扩展资料:
去离子水树脂耐用性:
树脂颗粒使用时有转移、摩擦、膨胀和收缩等变化,长期使用后会有少量损耗和破碎,当树脂破碎严重时,将会造成水流阻力的急剧增加,从而使设备出力达不到要求,影响正常运行,故树脂要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交联度低的树脂较易碎裂,但树脂的耐用性更主要地决定于交联结构的均匀程度及其强度。
如大孔树脂,具有较高的交联度者,结构稳定,能耐反复再生,一般交换器内树脂使用后其机械强度应保证每年的耗损率不超过3%~7%。树脂的损耗超过正常值时,除了检查树脂的流失情况,还应考虑树脂是否存在破损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去离子水树脂
定义
一、湿视密度:是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的质量与自身所占体积的比值(g/ cm,不同类型树脂,湿真密度不同。)
二、湿真密度:湿视密度又称堆积密度,是指树脂在水中充分溶胀后,单位体积树脂所具有的质量。
区别
一、两者公式不同
1、湿真密度:湿真密度=湿树脂重/湿树脂颗粒的体积g/cm;
2、湿视密度:湿视密度=湿树脂质量/湿树脂的堆积体积g/cm。
二、两者密度大小不同
1、湿真密度:即使同一类型的阳树脂或阴树脂,由于所含交换离子种类不同,湿真密度大小也不相同,此值一般在1.04~1.3之间,阳树脂常比阴树脂湿真密度大;
2、湿视密度:此值一般在0.60~0.85之间,实际采用湿视密度来计算离子交换器内填充树脂的质量。
扩展资料:
去离子水树脂物理性能
1、树脂颗粒尺寸
离子交换树脂通常制成珠状颗粒,树脂颗粒较细者,反应速度较大,但细颗粒对液体通过的阻力较大,需要较高的工作压力。
将树脂在充分吸水膨胀后进行筛分,累计其在20、30、40、50…目筛网上的留存量,以9000粒子可以通过其相对应的筛孔直径,称为树脂的“有效粒径”。大粒径树脂为0.6~1.
2mm之间,粉末树脂的粒径树脂0. 01~0. 1mm。
2、树脂的密度
树脂密度分为干密度和湿密度。干密度是在温度115℃真空干燥后的密度。
干真密度=干树脂重/干树脂颗粒的体积g/cm。
湿密度又分湿真密度和湿视密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去离子水树脂
湿真密度: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树脂颗粒的密度。 此值一般在1.04—1.3之间。
阳离子树脂常比阴离子树脂的湿真密度大。
湿视密度: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的堆积密度。 此值一般在0.6—0.85之间。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树脂是制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也用来制涂料(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该类树脂于长三角及珠三角居多,也是涂料业相对旺盛的地区,如长兴化学、纽佩斯树脂、三盈树脂、帝斯曼先达树脂等)、黏合剂、绝缘材料等,合成树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液体中杂质的分离和纯化,有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以及一些专用树脂。
是真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湿太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湿视密度指单位视体积内紧密无规律的湿太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