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情歌
——读王强进歌词集《茂名飞歌》
姚玉凤 当春姑娘踏着盈盈的脚步向我们一路走来,当牛年的大门红火火地徐徐打开,一本带着泥土芳香的南国词集——《茂名飞歌》伴着春天的旋律,轻舞飞扬着时代的风采,向我们铺开了一幅幅南国春来早的绚丽的生活画卷……
说起来,最先知道“岭南形象歌词王子”的王强进其实是无意中听他的歌曲《梅岗来相会》,当深情、优美的旋律尚在余音缭绕之际,我却早已被那情深深、意浓浓的歌词所陶醉:“阿妹,你像那天上的弯弯月,阿妹,我愿化作彩云追。还望月儿知我心呀,早些来呀,晚些归。”“阿妹,你像那山上的蝴蝶花,阿妹,我是蝴蝶一路追。还望清风知我心,轻轻刮呀,慢慢吹。”在这里,清风、明月、彩云、蝴蝶,还有热恋着的阿哥、阿妹,如此美丽流动的意象却镶嵌成了让人眼睛一亮的梅岗风情画,清风、明月、彩云更是成了被赋予极具生命力的蓝色精灵。其实,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首地道的情歌,可作者却把情人相会的良辰美景巧妙地设置在了梅岗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那艺术的审美效果自然也就大大地出奇制胜了。
《茂名飞歌》,一看书名无疑就知道了它的主题,不用说,这绝对是一本歌颂家乡的作品集,可打开集子一看,你却会惊奇地发现:爱情才是它昂扬的主旋律!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别具匠心。因为诗歌最是一种具有象征、比喻功能的文体,而自古以来,爱情更是寓意深刻,成了各种感情的寄托,爱情诗自然也就成了这一特殊功能的最佳载体,比如屈原的《湘夫人》、曹植的《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以及辛弃疾的《摸鱼儿》、《青玉案》等,这些爱情诗都仅仅只是爱情诗吗?当然不是。它可以是比喻生不逢时、可以是含义怀才不遇,更可以是表达对江山社稷、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
王强进的《茂名飞歌》共分2辑:《小东江情歌》、《山水信宜》,其中单从题目上直接可以看出是情歌的就多达十几首,占了十分之一,而更多的却是题目上根本就看不出来的情歌。难道作者仅仅是为写情歌而写情歌的么?非也。那么,我们不妨就来先看下他的这首《天马山情歌》吧:“天马山的风儿哎,你往哪方吹?吹得阿妹心乱飞。”作品一开头就用“天马山的风”作比兴引出了可爱的相思阿妹,接着笔锋一转:“妹是蝴蝶谷里一枝梅,哥是蝴蝶常在身边飞。佛祖潭前那片枫叶美,热情似火,我们常相会。”寥寥数语,一个热烈向往美好爱情的痴情少女形象便跃然纸上了。请读者们稍稍注意下:“蝴蝶谷”、“一枝梅”、“佛祖潭”、“枫叶美”等词,这几组词既有本体和喻体,更是天马山特定的秀美山水和风物佳景,也就是说王强进的写情歌是表,颂故乡才是里,而链接表里的正是我国《诗经》等古典民间文学赋、比、兴等创作手法的灵活运用。
最初我真的有些奇怪,为什么当许多人在追逐市场经济、商业利润的时候,作为一名70后外科医生的王强进却另辟蹊径,独独钟情于形象歌词,不,独独钟情于民族歌词的写作呢?而且还写得行云流水、美不胜收?除了他的清新质朴、独具地方特色之外,我想,是不是还更应该说是他对故乡这一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执著、爱得炽热,而且有着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有关的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比如这首《鉴水伊人》,乍一看,我还真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一查百度方得知:“鉴江,源远流长,自广东信宜北云开大山南麓至吴川市吴阳镇最南端的海域,全长二百一十公里。鉴江流入吴川境内,乃自西北部樟铺镇的新村始,全长不过五十公里,但江面最为壮阔,两岸的风景雄奇秀丽,令人目不暇接。” 原来钟情鉴水却是赞美家乡信宜啊!请看镜头:“是谁静静伫立水中央,是谁带来无尽遐想。眼中那抹忧伤芦花般轻扬,飘飞了一场又一场。”一个“静”字便把少女默默的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是一组由远而近的慢镜头轻轻摇过:“鉴水伊人,在水之湄,我的思慕,我的向往,孤雁飞过可知我心中念想。回首来路苍苍,归路茫茫,莫让红颜空等几千年,等白了头成诗章。”也许不用多费笔墨,我们仿佛一下子便回到了《诗经》所描述的唯美境界中,真是得心应手、浑然天成。其实,我只选录了词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可王强进的古典文学功底却再显露不过了。
词坛泰斗乔羽先生说过:歌词是最易写也是最难写的。是的,歌词写作说容易也容易,说难却真的很难。据我所知,时下许多人都自以为,只要是分行文字,只要是与爱扯得上关系那就是歌词,至于什么押韵、意境、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呀,那统统不过是无稽之谈。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写歌词也绝对有她的一定之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是?有关教材就明确规定了歌词的三要素:声调、押韵与节奏。且看这首《陌上丽人》:“陌上丽人,萍水相逢,彼岸处,横笛声,低吟钗头凤。轻轻走来,但见发如墨,衣胜雪,直教人相思一生。”“陌上丽人,萍水相逢,弱水边,树临风,双目不转睛。缓缓归去,只求花为媒,酒为证,执子之手过一生。”这两小节同是抑扬顿挫的长短句,但布局却颇具匠心。一远一近,彼此呼应,一静一动,相得益彰:一个是“低吟钗头凤”,一个是“双目不转睛”;一个是“轻轻走来”一个是“缓缓归去”;一个是“但见发如墨,衣胜雪”,一个是“只求花为媒,酒为证”。不但讲究对仗、色彩、形态、气氛,更讲究押韵、意境、节奏与惜墨如金,给人一种空灵、飘逸和古色古香的美感。
似乎早就有一种共识:愈是民族的东西愈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其实音乐也是如此。王强进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民歌优秀词作家”,“岭南形象歌词王子”以及歌词获奖专业户,我以为,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的词作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充分地吸收了古典诗词的独特表现手法和五四以来优秀现代新诗的艺术养分。因而,显得是含蓄而不晦涩,热烈而不低俗,深情而不矫揉造作,给人一种质朴、清丽、芳香怡人地美的享受。我就特喜欢这首《最爱你嫣然一笑》:“烟雨遥,荔香飘,霓裳舞妖娆。谁在回眸嫣然一笑,江山也醉倒。”“山迢迢,路遥遥,一骑红尘到。谁在回眸嫣然一笑,一生忘不了。”一看就知道典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信宜是荔乡,自然就令人想起了那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可杜诗对李杨爱情是持批判态度的,而王诗则不然:“最爱你嫣然一笑,愿做一对双飞比翼鸟。与你誓约三生三世,没有了你红尘浊世还有什么好?”“最爱你嫣然一笑,愿做连理枝彼此缠绕。有你厮守白头到老,哪管什么江山如画江山多娇。”整首词一问一答、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既朗朗上口,又韵味无穷,“嫣然一笑”贯穿于始终,别出心裁地通过荔枝、通过唐明皇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既凸显了李杨爱情的凄美,又升华了荔乡旅游资源的地位和审美价值。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荔枝有补肾、改善肝功能、加速毒素排除、促进细胞生成、使皮肤细嫩等作用,是排毒养颜的理想水果。难怪杨玉环那么钟情于荔枝,就连堂堂苏大诗人也冷不丁做了回广告:“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看来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要不然怎么荔乡多美女?就连情歌也是水灵灵的那叫一个棒:“天下的女儿哪里的最美?当数那云开山下的荔枝妹。身姿窈窕杨柳枝,眼波流转南江水。”“天下的女儿哪里的最美?当数那南方油城的荔枝妹。采茶恰似朝霞落,挑担好像蝴蝶追。”王强进的情歌几乎是毫无雕琢,只要随手那么一采,就是水灵灵、湿漉漉的一大把,且语言灵动,神采飞扬,清新自然而又富有表现力。“哎哟哟哟荔枝妹,山窝窝有你才变成美人窝,山也妩媚,水也妩媚。”瞧瞧,真是好一个柔美、多情的《荔枝妹》!
反复欣赏多姿多彩的《茂名飞歌》,我最是喜欢其中的浪漫情歌了,因为王强进的情歌却并不无病呻吟一个劲地“爱呀爱”的,而是羞涩温婉、针脚慎密地编织着一张张浪漫温馨的情网:“镇隆雨巷柳絮飘扬,几缕花香漫上青瓦飞檐。又见雨燕捎来好春光,几多思念缠绕心上。”“镇隆雨巷雨寂寥悠长,多年情愁化成淡淡丁香。又见姑娘撑油纸伞,轻轻飘过摇曳芬芳。”就这两小节,我们是不是像在欣赏烟雨江南的水墨画?是不是再现了唯美的丁香姑娘撑着油纸伞飘过悠长悠长雨巷的经典镜头?说起来,辛弃疾是我很喜欢的一位顶级词人,可词评苛刻的李清照却最不喜欢她的这位济南老乡“掉书袋”,其实恰当用典却往往能出奇制胜、韵味无穷的,我以为。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王强进的大部分情歌都是女版的,也就是说是以女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的,而且她的词要比许多女词人的构思都要更加细腻、情感更加浓烈,这大概也与他外科医生的职业和精湛医术有关吧?
“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绚丽多姿的《茂名飞歌》,为我们形象地展示出了一幅幅荔乡人民精彩的生活画卷,而作为这本词集的精华所在——飘香的情歌,则更让我们饱览了南国秀丽的山川风貌和儿女浪漫情怀。从这个角度来说,给王强进再加上一顶“南国情歌王子”的桂冠一点也不为过!
不用千语万言,有句现语说的好:"美在北京,靓在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