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足金元宝怎么鉴定真假

2025-04-27 03:10:3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元宝形呈马鞍,两端圆弧,中间束腰,在形制上与南宋和金的银铤十分相近。“扬州元宝”在后世多有出土,长约14.5厘米,厚3厘米。背部镌有“元宝”阴文大字。

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年间,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读为“开通元宝”的。而元代称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做金元宝,银锭叫作银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大军灭南宋后,回至扬州,丞相伯颜以将士掠夺无度,下令搜检部队行李,将所得撒银子统统销铸作锭,归朝献纳。经办此事的销钱官依金代银铤成例,制成每重五十两的银锭,取名“扬州元宝”,呈给世祖忽必烈。



扩展资料

每个国家都会有很多金制古币的收藏市场,收藏家们也需要注意假冒伪劣的金币。金币的保养精制硬币的抗氧化性顺序为金,镍、银、黄铜、紫铜。镍的抗氧化能力超过银,紫铜最容易氧化。铂,钯,铝镁合金因为不是精制硬币主流,不需排序。

自然界的金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其他气体不发生化学反应,因为金币的纯度不是太纯,其中含有少量的银以及其它的金属成分,所以金币的表面也常常会出现微量的氧化物,主要是空气中的硫元素与金币中的银化合,生成微量硫化物。

金属氧化和材质有关,和保管关系也很大,比如1000年以前的黄金饰品,有的金光灿灿,有的也发污了,所以对于钱币装帧方式和保管的讨论,是有意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