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大部分文字生动精炼,写人叙事形象生动,对后代传记写作生了积极的影响。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一、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中的重要事件:
1.史官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师从董仲舒习公羊《春秋》和师从孔安国习古文。
2.博览群书与青年时期的漫游经历。
3.任职太史令和修《史记》。李陵之祸。
二、司马迁的思想:
1.司马迁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司马迁非常崇拜孔子的人格与学术思想,也非常熟悉儒家的“六经”。他自觉地接受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这在《史记》中都有反映。同时董仲舒的汉儒思想体系对司马迁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
2.司马迁的思想也接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汉初黄老思想的流行,以及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的道家倾向,都对其接受道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都对其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3.但是,司马迁毕竟又是一个博学的学者,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既是他修史的宗旨,也是他思想的追求。传统的天人哲学是其思想的哲学基础,通变思想是其追求历史客观真实的历史观。他兼宗百家,融取儒道,自成一家。
三、司马迁的创作。司马迁的毕生精力用在了《史记》的写作上,此外,还有书信体散文《报任安书》和赋作《悲士不遇赋》。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一、《史记》的思想内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它主要以人物传记的体例再现了广阔的历史生活画面。
1.《史记》通过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精神面貌及由人物组成的社会关系,形象地表现了时代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2.《史记》追求历史真实的“实录”精神。正如班固所评价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3.《史记》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史记》歌颂了那些对历史有贡献的英雄人物和具有某种值得肯定的品行的历史人物。《史记》还批判和暴露了丑恶腐朽的社会势力。具有善恶分明的价值尺度和强烈的历史批判精神。
二、《史记》的艺术成就
1.《史记》综合借鉴了前代各类史书的体例,创立了以人物为本位的文学和史学的结合的纪传体体例。
2.《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展示了三千年的历史,可谓是一幅历史人物的画卷。从上层社会的统治者到下层社会的小人物,无所不有。因此,《史记》的文学性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上。《史记》所涉人物四千余个,其中许多是塑造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3.《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法:(1)围绕人物性格的刻划和形象的塑造精心选材、谋篇布局。常常是抓住人物生平中的重大事件,或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来组织安排。(2)以性格化的人物语言和典型性的人物行为,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尤其善以细节描写传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3)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中,在戏剧性的情节场面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4.《史记》的语言风格总体上说,具有朴拙通畅、雄浑劲健、疏荡爽朗,横放不羁的特点,但也有多样的显现。《史记》大量地使用人物对话,多能做到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叙述语言丰富生动、简洁精炼、明白晓畅。有口语化、通俗化的倾向。《史记》的语言还具有强烈的抒情特征。
第三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一、《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先秦时期的史著主要是编年体和国别体,以记事和记言为主,已有记叙人物的成分。《史记》综合借鉴了前代史著的体例,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我国历史散文的发展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也是传记文学发展成熟的标志。
2005-9-24 21:40 回复 wang24499 2位粉丝 4楼二、《史记》是后世史学和文学学习的范本,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史记》的求实求真的创作精神和批判精神影响着后世的史学和文学的创作。《史记》中优秀的人物形象的人格精神沾溉着后世文人的人格精神。
2.《史记》是古代文章的典范之作,其写作方法、语言艺术、文章风格等,都为后世散文家所模范、学习。唐宋古文运动、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推崇《史记》,并深受其影响。
3.《史记》对后世小说和戏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史记》有些篇章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因素,为小说、戏剧的创作提供了艺术手法上的借鉴。并且《史记》中的一些人物故事,也为后世历史小说、历史戏剧所取材。 二、《汉书》
1.《汉书》的成书
《史记》的汉代史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班固的父亲班彪曾写《史记后传》欲补足汉史。在此基础上,班固完成了《汉书》的写作。《汉书》的部分是由班昭和马续补写的。
2.《汉书》的体例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基本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将“世家”并入“列传”。《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对后代史家多有影响。《汉书》不仅增补了武帝后的历史,也对武帝前的历史进行了一番加工、整理和补充。《汉书》还增添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等。总之《汉书》承《史记》的体例而更加详备严整。
3.《汉书》的思想观点
(1)《汉书》的基本思想观点,是立足于儒家的正统思想,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和道德秩序出发,并以之作为立论和评价历史的根据和尺度。因此,它显得具有儒家学术思想的醇正性,而缺乏《史记》学术思想的兼融性、宏阔性和个性特征,以及深刻的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