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怎样估分才准确

2025-02-25 02:05: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综合你平时的成绩和临场的发挥高考过后,考生都要面临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就是估分。估分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考生选择合适的志愿,从而实现自己上理想大学的夙愿。如果考分估得过高,志愿填报也就过高,很可能导致落榜;如果考分估得过低,录取就会吃亏,就可能出现高分低就的现象。估分过高或过低,都会留下遗憾。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估分呢?这里介绍四个考虑,仅供考生参考。一、考虑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考生有的题目虽然答对了,但是要看看答得是否完整。因为少一个步骤或少一个论点,都会被扣分;第二个因素是考生即使题目答错了,也可能会得分,因为其中的某些步骤可能是对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分数要往低处估。如果解答的方法和参考答案提供的不一致,最好请老师来把关。第三个因素是考生要弄清楚自己是否使用了一些未经推导的公式。也就是说,只有课本上的黑体字的公式和定理才能直接引用,否则也会被扣分。那些平时大大咧咧的考生还要注意,你是否因为粗心而丢了分?譬如,在做应用题时,为了节约时间,经常不写“答”字。如果在高考中,也会被扣分。二、考虑作文折中很多考生常常对作文的估分掌握不好尺度。实际上,在高考评卷中一等、四等作文都相对较少,多数都是二、三等。所以,在没有写跑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折中的法。另外,如果你通常的作文成绩比较稳定,估分时可以参考自己平时的作文成绩。因为文科伸缩性大,估分后再减少5-10分也属正常。三、考虑实事求是估分切记要实事求是。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突出,高考却考得很好,然而估分却不高,原因是他怕估高了,会被别人笑话。这样做的后果是:他可能错过了最理想的大学。有的考生正好相反,他们平时学得好,高考却考得不好,但碍于“面子”,便将分数往上估。还有的考生,为了让老师、家长暂时高兴,故意把分估高。这样做,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估分时不要受以往成绩的影响,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四、考虑宽严适当所谓宽严适当,就是在估分时该宽的要宽,该严的一定要严。自己把握得准,就可以宽一些;把握得不准,有模棱两可之嫌,则从严掌握。估分时一般采用前后松紧不一致的原则。譬如,你认为这道题估得宽松些,那么另一道题就应该稍严些;这一科估得松些,那一科便严些。这样分数可以互补,总分不会相差很大。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平时学习好的考生估出来的分数倒是八九不离十,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会高估。高考估分出入大,主要是考生记忆不太准确,尤其是文科试卷。所以,笔者建议在估分前,学生可以试着再重做一遍试题,之后再对参考答案,这样估分就会比较准确。(责任编辑龚萍)

回答2:

第一,高考估分,像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比较客观,对错很明显,估分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误差,另外,一定要注意做题步骤,不是答案对了就能够拿到满分的。
第二,语文和英语的估分都有作文在里面,主观性比较大,难免有误差,预期估分再减去百分之十到二十是比较正常的分数,自己一般给自己的分数稍高,需要适当的压一下才能接近实际得分。
第三,像历史政治也是主观性比较强的科目,主观题估分一定要看清答案的考点估分,不是写的多给的分就多,都是按点给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