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 家长一般都知道,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亦是这样,特别在受惊吓或哭闹时,更是如此。 疾病引起的心率加快,最多见于发热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所以,能引起发热的疾病多会出现心率加快,但伤寒病人例外,伤寒病人的脉搏较缓慢,称为相对缓脉,这是伤寒的一个重要特征。肺炎、哮喘及其他疾病影响到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就会有心率过快,肝脏迅速增大、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情况。贫血严重的患儿,心脏搏动的频率也会增快以满足全身对血液供应的需要。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时,也会出现心率过快。而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心率加快。 心率过快,一般都能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心功能趋向正常)而逐渐恢复正常。在使用易影响心率的药物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率。持续的心率过快,要请医生诊查。 小儿心率快、心律不稳定是异常吗? 幼儿年龄越小,心率(心脏跳动的频率)越快,因为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能力旺盛,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量多。而幼儿的心肌收缩能力差,心脏每次收缩时所输出到血管里的血量比较少,也就是说心脏每搏输出量少,只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心跳次数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输出的血量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年龄越小,心率越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跳次数逐渐减少。 另一个特点是,幼儿年龄越小,心脏活动的节律性越不强。因为,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能使心跳加快的神经兴奋占优势。兴奋性强,易受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如进食、运动、哭闹、发烧等,都会引起心脏活动加快,节律性不稳定,脉搏节奏不规律。因此,应该在小孩安静时测量脉搏。凡脉搏显著增快,且在睡眠时仍不减缓,即应考虑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需及时就医,要到10岁左右,神经纤维完成,心律也就比较稳定了。
正常是六十到九十次每分钟,高了是窦性心动过速,不过年轻人一般没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