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饭店里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会叫服务员拿菜单过来点菜,但是在古代人们吃饭请客不会喊服务员,而喊店小二。“店小二”在古代指的是古时候饭店、旅店里的服务员,他们像今天的饭店服务员一样,帮老板打工干活。
在旧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上了学才有学名,一旦做了官也就有了官名。但是,普通百姓家能够上学或当官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没有这个机会。因此,他们的名字多是用行辈或者父母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称呼。
如明代常遇春的曾祖父叫“五四”,二哥叫“重六”三哥叫“重七”,他本人叫“重八”。古代酒店或旅店里的服务员,很显然都是老百姓,所以,人们也要给他们取一个数目符号用来称呼。当家老板是理所当然的“店老大”,这些服务员也就随之被人们称之为:“店小二”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古时候有一个饭店的服务员名叫王示,依据古人的书写习惯,这个服务员王示时常将自己的名字写作“王二小”,因为他写自己的名字的时候间距过大,所以人们常常看错,错叫他王小二。
来的都是老客人,时间久了,他们也就跟王示熟悉了,就习以为常的叫他王小二了。渐渐的发展下去,老百姓们到饭店吃饭时,都统称服务员叫小二或者店小二了。
关于店小二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据传古代有一个人叫王示,本是富贵人家,无奈家道中落,穷困潦倒。迫于生计,便在一家客栈做起端茶送水的伙计。有一次,一个书生嘲笑王示胸无点墨,王示不服,书生便以银子为赌注与王示打赌,如果他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就给他银子。王示还真写出来了。
古代姓名的写法和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写名字是横着写,古代写名字是竖着写。王示竖着写出自己的名字,就变成了“王二小”。从此店内伙计们便常常打趣喊他“王二小”,后来大家发现似乎叫“小二”更顺口,便又改口叫“王小二”。长此以往,人们把在酒馆客栈端茶倒水的伙计们统称为“店小二”。
除了这个有趣的传说,店小二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
古代有地位的人才有正式名字,寻常百姓没有正规名字,流行“以行第系于名者”,就是以家族中兄弟姐妹的排名起名字。如梁山好汉中的阮家兄弟阮小五、阮小二、阮小七;“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辙,欧阳修,前者小名叫“苏二”,后者小名叫“欧阳九”;《梁祝》中梁山伯的书童“四九”。
像酒馆客栈的伙计这种出身,必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不像大户人家一样有正式的大名。客栈掌柜的是老大,伙计被称为“小二”当然很有道理啦!
这其中有个故事,以前一个叫王示的店小二竖着写自己的名字,写成了“王二小”,大家觉得叫“小二”更顺口,就叫他小二,后面人们就将客栈端茶送水的人叫做“店小二”。
因为一个叫王示的把自己名字写得太开,让大家误以为他叫王二小,后来大家觉着小二顺口,就这样叫了下去。
这个是因为当时是叫做王小,但是为了简便书写,写着写着,小就变成了二,也就随之叫做小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