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违法,应该处罚。
法律依据当商家拒收现金,只接受移动支付方式时,到底有没有违法呢?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该条例第三条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拒收人民币现金违法”,尽管对于这一问题,舆论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解读,但笔者仍然倾向认为,这是完全合乎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一个判断。因为我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和《人民银行法》不仅均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而且《条例》还进一步指出,“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这意味着,依据现行国家法规,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人民币的基本物理形态,实际上就是“包括纸币和硬币”的“人民币现金”,而并非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以“移动支付”等形式存在的电子货币。
因此,“拒收人民币现金”在很大程度事实上就等于是“拒收人民币”。这正像相关人士指出的,“法定货币——人民币,就是我们钱包里的纸币”。
“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不冲突当然,强调“拒收人民币现金违法”,并不意味着,不应倡导支持“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更不意味着,不认同此类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先进性、便利性,而真正想强调的只是,倡导推广,并不等于可以强制人们只能使用非现金支付方式,更不等于,可以因此“拒收人民币现金”,逾越法律界限。
此外,还应看到,在“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快速发展、“无现金社会”渐成趋势潮流的当下,之所以仍要强调“拒收人民币现金违法”,不仅关乎相关国家法律规定,以及其背后作为法定货币的人民币现金的权威性,实际上也同样关乎消费的权益福祉。
现金支付在某方面更具有优势一方面,即便是在“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消费群体如老年人,仍可能更习惯“现金支付”;而且,相比非现金支付,现金支付其实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毫无优势的,如在小额当面交易中,现金支付就不仅更为简单,也能有效规避非现金交易可能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律简单“拒收现金”,势必反而会给人们的支付交易带来某些不便;另一方面,对于任何消费者来说,无论“现金”还是“非现金支付”,实际上都是他们有权自主选择的支付方式。因此,如果“只接受移动支付方式”,势必会无形中剥夺这种消费选择权。
当前法律还有待完善当然,尽管“拒收人民币现金”确实违法,但要想充分落实相关法律规定、确保“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目前在现实中又是存在明显难度的。如《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规虽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但却并没有进一步规定配套的罚则,这正像此前有地方监管部门表示的,“尚未有具体的法规进行惩处”。
另一方面,现实中,“拒收人民币现金”的也远不止商家,许多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同样不乏类似现象。在广州许多公共服务机构,如车管所、房产交易中心,即便十几块钱工本费,也均“谢绝现金”。
措施有鉴于此,要想落实“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一方面,应完善相关立法,尽快为“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制定相应的配套罚则,以提高相关法规的可执行性。
另一方面,在执行“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上,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应充分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在支持推广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同时,也充分保证现金支付通道的畅通。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移动支付让人们不用再操心忘记带钱包的问题,也不用再有找零钱的烦恼,但是在人们习惯于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很多商家开始拒收现金,而且这些年来拒收人民币的事件频发,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此类现象呢?
一、某些商家为什么要拒收现金?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找零钱,只要刷一刷手机就可以完成交易,方便又快捷。这也是导致很多商家拒收现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商家拒收现金是否违反了某些规定呢?
虽然移动支付应用广泛。但是对于很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只能使用现金买支付,因此,商家拒绝接受现金,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不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人民币是合法货币,任何商家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人民币。因此,商家拒收现金的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也多次强调,虽然现在移动支付已经很普及,但是不允许任何商家或者个人拒绝接受现金。同样也有某些商家为拒收现金的行为,受到了行政警告。
三、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是否能够进入无现金时代?
由于移动支付已经广泛流行,数字货币也进行了试点工作,那么人们是不是可以大胆的猜想一下,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步入无现金时代?如果无现金时代真正到来了,人们真的就可以拿着一部手机走遍天下了,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忘记带钱包,或者没有零钱坐公交车等等烦恼。
关于近年来商家拒收人民币事件频发,如何看待此类现象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推动的今天,与几十年前大有差别,物质更加丰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支付方式有着变革里程性的跳跃。以前不管交易怎么发展,都是交换媒介进行变更,比如从粮食到金币再到纸币。线上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多用支付宝或者微信进行扫码支付文明进步又一象征。享受便利的人们,似乎忘记了纸币现金支付这一基本支付方式。诚然,线上支付是时代所趋,但纸质人民币依然被需要,商家不应该拒收人民币。
首先,拒收人民币是违法行为,被拒收者可以举报商家。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 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具有流通交换资格,任何阻碍人民币流通都是违法的。
其次,商家拒收人民币损害了消费者对纸质人民币使用权,以及支付方式选择权。听说禁收一毛,然后到五毛,现在竟然限制所有币额不收现金。 再者,公民不能在商家使用人民币,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尤其是中老年人。我们假设一些小场景,比如手机被偷了,手机没有电,账户刚好余额为零,号码被停机,就只有现金,急需支付购买,但商家拒收。时下线上支付是常态,但对老一辈来说,现金支付才是他们熟悉常用,安心的支付方式,线上支付浪潮才十几年,使老年人全部接受还需要时间。 最后,国家倡导发展的是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拒收人民币显然不符合该要求。不管是哪种支付方式都有它的利弊,我们应该给纸币现付多些宽容。线上支付对于商家来说,减轻人力、储存、时间成本,管账更高效,对大型零售公司尤其如此。的确,扫码支付带来许多积极的改变,但刷卡、付现金、扫码等支付自然有存在必要。我不敢说多元支付才是最好,中国还需要潜心探索,不可浮躁,让支付方式结构优化,发挥最大效益。
商家拒收人民币是违法的。任何商家不得拒收纸质人民币、硬币,这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移动支付大受欢迎,但是不该也不能拒收人民币。
拒绝用人民币来支付款项费用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任何的商家都不应该拒绝人民币的正确使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也希望消费者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