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它药物联用,联合抗病毒;可减少副作用。
目前已知拉米夫定有两大缺点:①它不能彻底清除病人体内的乙肝病毒,只能暂时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故在停药后病毒可能反跳,引起复发,少数病人病情可能加重。②拉米夫定可促进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应用时间愈长,变异率愈高,应用一年的变异率为17%,两年为40%,三年为55%。病毒变异后,拉米夫定就不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可能引起病情发展。但病毒变异并不是“病情加重”的代名词,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对于拉米夫定的上述两个缺点,肝病专家和临床医生早已注意到了,并在“专家共识”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专科医生基本都能掌握这些要领。
那么,为什么极少数人服用拉米夫定还会出事呢?
第一,不经过专科医生诊断,擅自购药服用。和所有药物一样,拉米夫定有严格的适应症,并不是所有乙肝病人都可随意应用。据了解,仍有许多非专科医生,或对肝病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的“江湖医生”充当专家坐诊,不是郑重承诺就是谎话连篇,说什么“大小三阳全转阴”、“乙肝克星”等,甚至在中药内加入拉米夫定让病人服用;社会上的大批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错误导向下,也服用起拉米夫定,这不能不说是个隐患。因该药不能打破病毒携带者的免疫耐受,服用后暂时能抑制乙肝病毒核酸(DNA),一旦停药,立即反弹。如果诱导发生病毒变异,也可能导致发病。专家明确指出,病毒携带者不是拉米夫定的适应症者。
专家特别强调拉米夫定的适应症是:伴有转氨酶(ALT)升高和病毒活动复制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肝。
第二,应用拉米夫定过程中随意停药,也是出事的重要原因。①不到疗程而随意停用,使已被抑制的乙肝病毒得到“解放”,重新复制,导致病情反复和加重。②自己主观感觉不好而随意停药。其实主观感觉并不可靠,应对肝功能、乙肝病毒指标等进行复查,才能了解肝脏的情况,从而决定是否停药。③治疗中出现肝功能失代偿现象,甚至出现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严重情况时,不能擅自停药。病情突然加重,首先要去看医生,而不是停药。④听说或被告知“病毒变异”时,自己擅自停药。“病毒变异”不是必停拉米夫定的指征,“病毒变异”问题比较复杂,必须由专科医生处理。
第三,服用拉米夫定的病人失去监测和医学指导。按要求,凡服用拉米夫定者,必须接受医生的随访、监测和医学指导,以便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并得到及时处理。不少病人以为每日服一次药极为方便,从医生处把药开出来就万事大吉了,自顾自服用,从此杳无音信。由于长期得不到监测、指导,医生也不知道发生了哪些问题,这就容易出事。拉米夫定惹祸几乎都与得不到及时监测和医学指导有关。病人病情严重时才来医院,往往已经失去补救机会。应当指出,非专科医生往往难以胜任对服用拉米夫定病人的监测和医学指导的任务。
总之,拉米夫定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但它是处方药,一定要坚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如能做到审慎用药、审慎停药,认真接受医学监测,就可预防和避免出大事,惹祸的概率也会下降到最低限度。从几次的拉米夫定风波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应用任何药都不是绝对安全的,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此外,医生在药物应用上应向病人详细解释、交代注意事项等。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品种还很少,得到全世界公认的也只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为了维护广大乙肝病人的利益,必须科学地评价其利弊
朋友你好,请从以下几方面充分认识和了解拉米夫定吧:
拉米夫定是如何抗病毒的?
拉米夫定可以迅速抑制乙肝病毒DNA多聚酶,阻止乙肝病毒DNA的复制,对病毒蛋白的合成影响较少,停药后易复发。每片100㎎,每天1片,连续1年,对HBeAg转阴率约14%。连续应用2年,据报道血清HBV-DNA应答率约50%,HBeAg转为抗-HBe者占27%。
拉米夫定能否清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
该药对已进入肝细胞内HBV无效,其主要作用在于防止HBV感染健康的持细胞,而肝细胞内HBV只能随着肝细胞自发性或机体免疫介导下死亡,才会被清除。
拉米夫定的治疗效果如何?
拉米夫定的商品名叫贺普丁。迄今在全球范围内已进行了数千例临床试验,服用拉米夫定100㎎/日,于2-4周时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12周时HBV-DNA累计阴转率达90%以上,52周时持续HBV-DNA阴转率达80%,ALT持续复常率为60%,HBeAg/抗HBe转换率也在20%-30%。在第52周时肝活检复查,肝脏坏死炎症程度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进展也减慢,是一种很不错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乙肝病毒是否会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性?
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可引起耐药突变株产生。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可能会减少或阻止HBV突变株的产生。
拉米夫定的副作用怎样?
研究显示,约1.6%的病人出现副作用,但多属轻度。总的来说,拉米夫定是一种甚为安全的药物,可以长期应用。
哪些人可以用拉米夫定不治疗?
为了合理使用拉米夫定(贺普丁)治疗乙肝病毒感染,我国部分肝病防治专家于1999年4月和5月分别在上海和青岛,讨论和制定了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的意见:
合治疗对象:按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性别不限,年龄16岁或以上,并且符合以下标准,HBeAg和HBV-DNA阳性(斑点杂交法)。
研究治疗对象:慢性乙型肝炎年龄在12-16岁的病人,具有病毒复制看幻想地师心自用主ALT升高;静止期肝硬化伴有活动性病毒复制的病人;无症状HBV携带者,伴有活动性,病毒复制,偶尔有过肝功能异常者。
不适应治疗的对象: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骨髓抑制;有明显的心、脑、神经、精神病和不稳定的糖尿病;妊娠妇女。
拉米夫定应怎样服用?到何时才停药?
成人剂量100㎎,儿童3㎎/kg,每天1次,口服。疗程暂定1年,然后按病人的个体情况,全面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需继续服用。具体的停药标准:⑴达显效病人,继续服药3-6个月,仍为显效者,可停药观察;⑵治疗1年无效者;⑶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⑷治疗期间合并妊娠等;⑸出现病毒变异和耐药性,伴有临床恶化者;⑹病人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服药者;⑺停药后,继续随访观察6-12个月,每3-6个月复查HBV-DNA、HBsAg、肝功能ALT、AST等。
拉米夫定如何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扰素适用于HBV-DNA低水平,因此对高水平HBV-DNA的患者,预先应用拉米夫定使HBV-DNA抑制,可期望提高干扰素疗效。另一方面,拉米夫定仅能抑制HBV-DNA,并不能清除肝细胞内HBV,而干扰素的作用目标是已感染HBV的肝细胞。因此,至少在上,两者联合应用是合理的。拉米夫定和阿昔洛韦联合应用,已被初步证明具有相加或协同作用。
拉米夫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头痛、恶心、身体不适、腹痛和腹泻,症状一般较轻并可自行缓解。 长期服药要特别注意要监测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变化,以及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如果出现弥漫性肌肉疼痛、肌肉触痛、肌无力、关节痛等症状,建议立即前往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