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乾隆皇帝如果进行改革中国是否会继续强大下去

那为学者能回答我啊
2025-04-07 09:29:1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马戛尔尼在1792年9月26日从普利茅斯港出发,通过英吉利海峡,往西朝中国方面航行。

乾隆以为强大的远夷国王遣使前来,为己祝寿,非常高兴,连续下马戛尔尼进献的腰刀谕,命令广东及沿途官员好好接待,优遇使者,其携来货物,"免其纳税",供给上等充分食物,"赏给一年米石"。但是,他也强调,贡使必须实行藩国见天朝大皇帝的三跪九叩之礼。英使不愿,双方争执谈判,据英国方面记载,最后议定,英使以谒见英王行单腿下跪的礼节,谒见中国皇帝。而中方文献中则提到使团正使行李如仪。

五十八年八月初十日,乾隆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受马戛尔尼入觐,据英方记载,马戛尔尼"单腿下跪"行礼。十三日举行乾隆83岁的祝寿大典,马戛尔尼一行与缅甸国使臣和蒙古王公一起,向皇帝祝寿,"全体祝寿人员根据指挥行三跪九叩礼",马戛尔尼及其随从"行深鞠躬礼"。

马戛尔尼代表英国还提出了七项要求,即:多口通商,可到宁波、珠山、天津、广东地方交易;在北京设立英国商行;在珠山附近给一小岛;拨给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英国货物自广东到澳门免收税或少收税;英船照其他地方税率交税;允许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

乾隆的盲目自大,对西方情形的无知,闭关保守的对外政策,没有批准英使的要求。在乾隆的严谕督促下,马戛尔尼一行由钦差大臣松筠陪同(实即护送)下,于五十八年九月初离京,1794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6日到达两年前始发港普利茅斯港,结束了使华之行。
从这则故事看来,乾隆根本不知道世界是怎么样,有怎么能进行改革,中国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逃过悲惨的命运,

回答2:

一个老朽,没落的封建政权再怎么改也没用。

回答3:

康乾盛世在乾隆后期就开始出现危机。乾隆极其自满号称”十全老人“。改革意味自己的统治有问题试问一个十全的人会允许自己出错吗?所以乾隆不会改革,即使改革也不能深化最多是表面功夫。

回答4:

不可能,乾隆时期的社会矛盾,包括民族矛盾都很大,不可能改革,改革也不会成功,只有进行革命才有可能使中国强大,但那是不可能的

回答5:

中国的耻辱基本上就是乾隆那几代弄的````那时候康熙以平定天下`使他的孙儿`乾隆稳坐天下没有了外敌``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与安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