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荆轲刺秦王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视野说一说你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的行为

2025-02-24 20:24:4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荆轲刺秦的事情,我是从两方面看的:
1、从宏观的角度看,如果一个国家想富强,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好的办法是变法图强,其次是招揽一些人才,包括治国贤才、文物能人或者纵横家。像太子丹这样,利用阴谋谋杀的办法,想阻止燕国灭亡,根本上说是行不通的。秦国自孝公以来,7世基本上都是较为有能力的君主,也就是说秦国有一套能选择贤明君主的制度。即使秦始皇死掉,秦国同样能选出一个较为贤明的君主,灭掉燕国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
战国七雄都有各自强盛的时候,燕国强盛的时候,尚有邹衍变法,能请到苏秦、乐毅等战国,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流人才。而到了太子丹时期,已经没有了图强的思维,只能靠这些阴谋谋杀的不入门的小伎俩,那么燕国的灭亡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刺客列传先秦的时候,写了三个人物,荆轲、专诸刺要离、豫让。而专诸和豫让都得到了他们主公的极大信任,而太子丹却不是很信任荆轲,这个可以从太子丹对时间的质疑,和秦舞阳事件中看出。既然太子丹都将整个国家的命运寄托在荆轲身上,还不能给荆轲足够的信任,那么这次刺杀怎么可能成功,燕国怎么可能不亡国。所以专诸、豫让死得其所,荆轲死得冤呀。

回答2: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荆轲是一个重信义的侠士。他未必不知道刺杀秦王的希望渺茫,但是因为受了燕太子丹的恩惠,他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以命相拼。虽然最后他没能刺杀成功,但是他用生命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至于他的刺杀加速燕国灭亡,这完全是太子丹自找的。如果他不挟恩图报,难道荆轲不知道秦王宫有多戒备森严,没事找死吗?

回答3:

只是为了义,据这个中心 去百度吧,找度娘就好

回答4:

只是觉得他的行为只能解一时之急,仅仅是为了面子与报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