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告会开始前,任教授就强调他会以师兄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向大家作报告。整个过程充满轻松、惬意的气氛。任教授通过“知识型员工具有的特点”和“目前我们需要做什么”这两个专题展开了此次的报告。 知识型员工应该具有两个特点:对自己的职业忠诚;以积极心态应对自己的人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当今大学生,我们必须意识到,社会是现实的,同样也是残酷的。因此,怎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要生存必须得工作,在对工作忠诚的前提下首先得对自己忠诚。以前由于“契约关系”的牵制,我们不得不对老板忠诚。但想要有生命力的公司是会对顾客的要求作出积极响应的,也就是知道顾客到底要什么。因此,企业都会要求员工通过对顾客的忠诚来替代对企业的忠诚。但在这之前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一个企业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机构后,我们能否找到其他赖以生存的组织?所以,对自己忠诚,把职业竟争力放在第一位,理性认识自己,主动学习以提高自身能力才是我们目前最应该做的。我们应始终明确,能力才是选择的基础。而我们就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自己的人生。 无可厚非的,这个社会是按主体的相对贡献来支付酬劳的,但是相对素质、相对贡献的微小差别通常会带来报酬的巨大差异。而且,能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的人所拥有的能力都只有很微弱的差别,这种差别是后天努力完全可以弥补的。但当今时代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观念已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因此,怎样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做好点滴才是当务之急。时刻做好充分的准备,定下有形或无形的目标,敢于担当,积极思考,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掉问题,时刻铭记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有些是短暂的,有些却是长远的。在我们把想法经过深思熟虑后,想法就成了目标。在确定目标时,我们应该确定该目标是积极的、值得我们追求的。因为很多人对目标的认知过程都是按照“想法—证据—结果”的模式发展的。例如,你认定一个人是讨厌的。然后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找出他值得憎恨的很多证据。最后,你讨厌的目的就深切地践行了。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模式是“了解——接纳——肯定——喜爱——发展”。从中可以看出,积极目标的确立明显要更多的步骤,这也难怪很多人选捷径了。那么,我们应该要做的是随时了解自己的欠缺目标,并明确其性质是正确的,在完全接纳的情况下培养对目标的热爱,而最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执行把目标变为现实。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合理利用自己宝贵的时间。 时间对于管理者来说是最短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但同时,人们对时间重要性也是最容易忽视的。谁都能管理自己的时间,但如何能做到有效管理却是一个难题。因为时间总是在无声地流逝,但我们总能找很多事情来模糊我们原本清晰的目的。所以我们应该分清主次,明确知道什么是对我们来说是既重要又紧迫的,什么是重要不紧迫的,什么是不重要但紧迫的,什么又是既不重要又不紧迫的。把自己的时间记录下来,逐项加以分析,然后在时间记录所载的活动中,找出哪些是可以另请他人办理而同样能办好的事情。懂得利用主观意识判断事物主次,取重舍轻,如此的话,就能真正做好该由自己去做的事。 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兴趣和学习通常都是站在对立的两面。为什么?因为人们的兴趣往往都在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紧迫的事上。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学习是一个学习效果快速增长然后趋于平稳接着再增长的过程。我们之所以会在学习之初对新知识有着浓厚兴趣,往往在于其过于简单,易于应付。但随着难度的加深,我们会渐渐感到力不从心而疲于继续,或是高原现象让我们心灵受挫就想要逃避。如果能协调好兴趣与学习,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首先要具备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每一个问题,向不确定发出挑战,坚信只有自信和执著才能铸就最终的胜利。 其实,对我们来说,应该最先做的并非是既重要又紧迫的事情,而是重要不紧迫的事。就像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每天都需要点滴地积累。但这种重复性的枯燥工作很容易让人们放弃,正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说的就是人都是存在惰性的,只要是明天还可以弥补的事,今天是绝不会做的。我们可以发现天天围着一个目标奋斗的人跟撒大网、目标繁多但没实际行动的人的差距在一两天内是看不出来的,但到了一定的周期,你会发现差距会越来越清晰。所以才说希望是用坚持铺筑的,而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拼搏过程。不把握今天,就是在退步,甚至慢性自杀。任教授还举了个非常生动的例子。那些不重要但紧迫的事就好比是做群众演员。而很多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做“群众演员”类型的事。对于这种人,他们所应学会的就是善于取舍。大多数人都不惧怕“取”,因为人与生俱来就拥有“取”的能力。而“舍”往往就包含人复杂的感情。例如你养了一只宠物,忽然一天离你而去。你在短时间内很难舍弃那份相思,因为你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另一方面,在工作上也应睿智地舍弃。一个凡事亲力躬为的人的办事效率一定不会很高。 诸如老师不同意他们做什么或学校政策不允许他们做什么等等,而从没想过自己能做什么或该做什么。而我们应该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是艺术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及时发现自己的潜力,付诸于有意义的事情上。千万别怀着“等一会儿”的心态,很多时候,人生的堕落就从“等一会儿”开始。在这短暂的等待中,堕落的人就在酝酿犹豫和放弃的借口。 时间不知不觉把学术报告拖向尾声,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虚心请教了多方面的问题。有同学问到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叫做“天使之所以飞得很高,是因为它把自己看得很轻”与认清自己的价值、不轻易贬低自己的观点是否相悖。其实这是两个完全可以兼存的人生态度。它们的初衷都是积极、理智地看待自己。要“看轻”自己,还是“看重”自己,完全取决于你欠缺哪种思想。总之,健康、全面、多元地衡量自己才能有效帮助自己修正、进步。我们首先就应该树立信心,肯定自己。在做比较的时候,也要做到不盲目。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世界上比自己厉害的人数不胜数,目光过于聚焦在他们身上,只会给自己无谓的压力,让自己寸步难行。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和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就堪称优秀。我们应杜绝进校优秀,但出去不优秀的悲剧。院长助理、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黄琳也对这个问题做了补充回答。三本的学生绝不是三流人才。从大家一进校,高考成绩就清零。天府学院不是大家的终点站,而是一个起点。 九点半,学术报告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大家还久久沉浸在任教授诙谐而睿智的话语中。任教授跟天府学子做了一个约定:十年之后,大家再一次相聚,彼此见证各自的进步和成长。让我们努力扮演好自我管理者的角色,诚心翘首以盼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