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怎么学啊?

2024-11-01 05:33: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易经与天地人之科学剖析 在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众多有志于探索研究者的辛勤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于提高,而对于天体、地理、自然人事等一直是无数学者们努力探索的领域,虽然众多的科学研究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至今为止在天、地、人之间仍存在着很多用科学无法解释的谜底。周易的博大精深是众所周知的,它象征着中华五千年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包含到天象、星辰、地理、自然、人事等等。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深奥使很多人难以领悟到其中的奥秘,所以人们误认为它是没有科学性的唯心主义。在中国的历代帝王将相、圣贤儒士中,不少人都视周易为文化瑰宝,它是治国安邦,扶理朝政的必学之术,古代易学家、天文学家也曾多次根据周易的原理准确的预测出王薨帝崩、外侵内乱、山崩地震、风灾虫害等国家大事,其精确成度令人瞠目结舌,另有古代传奇人物鬼谷子、张良、诸葛亮、孙宾、刘伯温等贤人居士,虽是军事谋略家,但也无一不是上察天文、下识地理,善于占星卜卦、观云望气的易学大家,由此可见,周易的科学性、使用性仍然是存在的,也许目前只是人们还无法全部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验证来证明这些,不过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众多易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易经的科学理论和使用价值,都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从而在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摆脱迷信虚假和唯心主义的不良恶名。 为了进一步探索易经的科学性存在,让我们来年看看千百年前中国古代人民通过易经对自然人事和天体地理方面的认识,虽然古代的天文地理学和现代的天文地理学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其中也含有不少关于天人地之间的奥秘,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浅薄分析,大家可以对易经的基本理论构架有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的远古天文研究领先于世界各国,而浑天仪则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古代时期对天体的认识先是有盖天和浑天之说的争论,盖天者:即天履于上,地载于下。浑天者:即天体浑然而圆,地居其中。后来古人居于高山之上,设水平而望日出,发现日出于水平之下,故盖天之说失败,因日出于水平下说明了天体是浑然而圆,大地居于其中,后来浑天仪的发明确定了浑天之说的最终成立。由此可见,古人在当时没有科学仪器观察的情况下,从生活中对自然界的细心观察所做的总结也是非常宝贵而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的,张衡《浑天仪》曰: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覆地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之中也,在南入地三十六度,南极下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 除浑天、盖天之说外,古人对日月星辰、时空运转的研究也是极有意义的,但古人并非纯粹的探讨天体宇宙的奥密,而是为了掌握星空宇宙与人间自然的对应关系,古人认为天宇是人间的投影,相互间存在着生扶、抑制等复杂关系,而日月星辰的排列组合出入运行都是有迹可寻的,人间的动荡变化与它们的运转移动是息息相关的,古书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就是讲只要掌握了天体宇宙的奥迷,就能预知人事的休咎,因此古代天文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智慧、经验总结出一套理论根据来努力的探索天人之间的奥密,以达到破译天文,顺从天义,趋利免祸,就吉避凶的目的。 众所周知,日月星辰与地球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天体的运动会不同程度的作用于地球生命,根据这个原理,我们不难明白人类生命信息同样会受到天体时空运转的影响,古人以日、月分阴阳,因日为阳之精,性属火为热,其光外照。月为阴之宗,性属水为寒,其景内应。日月与地球的相互运动使地球气侯发生了寒暑燥湿不同的变化,这样也就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不同的季节气侯里天体运动对地球的影响也起到不同的变化,最容易发现的就是日夜的消长规律,夏天气暑,阳气足阴气衰,故日长而夜短,冬天气寒,阴气足阳气衰,故日短而夜长,在春秋季的春分/秋分两日内,是寒暑气侯适中的时间,阴阳基本平衡,故此两日为日夜平分,各十二小时正,阴阳的含义十分广泛,但不是相互完全对立,其中阴中含阳、阳中有阴,相互间起到调节扶助作用,古人云?quot;阴阳交合物之方始,阴阳分离物之方终",说明了阴阳之间不可缺少的相互影响关系,人类的生命信息同样也是受到阴阳原理的影响,纯阴则不生,纯阳则不长,易经的最基础原理首讲阴阳,根据阴阳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发现易经的原理所在。 周天都计三百六十五度三十分五十秒,分布十二宫,除子午两宫是三十度四十三分八十秒外,其余十宫为三十度四十分七十九秒,详细计算每年须时长三百六十五日零三时交春而合周天之度数,每月须三十日零五时二刻交节而合一宫之度数,易经中干支五行分别代表着天体宇宙间的时间和空间等关系,查看中国历史,古人先是以干支做为记载年、月、日的标记,如甲子年丙寅月等,当然,每个干支的性质属性与它所相对应的时间特征是存在着密切关系的,如春天气侯由寒转暧,草木万物开始生发,由寅、卯木分别代表正、二月地支,同时寅木又为火之长生地,木可生火,逐渐气侯变暧,直至巳午火旺的炎夏之月,秋天气侯由热变冷,世间万物休囚退化,由申、酉金分别代表七、八月地支,同时申金又为水之长生地,金可生水,气侯逐渐变寒,直到亥子水旺的寒冬之月。另外每天的十二时辰也是同样道理,如子水为阴寒之性,代表每日的深夜纯阴之时,二十三点至一点,午火为阳明之性,代表每日的中午纯阳之时,十一点至十三点。由此我们发现干支五行不仅是代表年月日时的时间标记,同时也是时空运转变化的信息密码,它能够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起到不同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信息密码的研究和分析,就能清楚的知道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当然,包括已知的和末知的种种信息。这种原理,也许只是易经理论的很微小一部分,其中还有很深妙的道理等着我们去探索。唐朝易学家李虚中发明用天干、地支配合人的出生年月日,来破译命运运转规律的秘密所在,后来由宋朝徐子平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配合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在年月日三柱的基础上更完善、具体的形成了一种成熟的运算方式,也就是一直延用至今的四柱预测术。它的信息包含了人一生的方方面面,如性格、前程、婚姻、财运、地位等等,只要把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配合干支五行,通过相应的运算方法就能破译出一生命运的种种信息,因此,阴阳五行干支的推算,也可以说是探索人类生命规律的最早科学方法。四柱预测学的历史悠久,使用也较为普遍,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它是影响人一生运程的骨架,其它方面比如风水环境,姓名字号等方面都是可以通过后天改变的,唯有四柱的信息难以改变,这种观点至到今天也没有人否认,因为人从出生的一瞬间,就已经注定接受了日月星辰对地球的照射,四季气侯对人类的影响,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除非时光可以倒流,因此每个人也只好加入这个自然生命运转的轨道,接收各种利弊信息的影响,但这也并不是说人的一生不可改变,因为影响人生命运的有两大方面,即时间和空间。时间即是指上述的出生年月日时,空间则是讲地理方位环境,通俗一点的来讲即风水学中的阳宅和阴宅部分,因为往往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命运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后天的地理环境方面起了很大的影响,但也有双胞胎是在出生时间、地点都相同的,命运走势也有所差异的情况。因此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少易学界学者的争论,其实也没有所谓的出生时间完全相同,因为双胞胎之间的最短时间也要间隔几分钟,但遗憾的是目前命理学只能推算到时辰而没有再细分下去,自宋朝徐子平在李虚中的年月日基础上完善到四柱后,再未曾有那位易学家把命理学完善的细推下去,虽笔者曾听闻有人大胆的提出突破了四柱,创新了五柱预测学,也即是在每个时辰的一百二十分钟内又细分十二支配天干,但最终因为这个理论根据不够完整,难以经得起实践论证,也就一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按命理学推算的原理,即天体运转照射、时间空间变动对人生命运的影响,应该说是不同分秒出生的人命运都有所不同,这可能也是至今为止,命理预测没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的最终原因,但如果说是准确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到是经常见到的,甚至说百分之九十以上,有些高明的预测师也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我们还不能因为它的一点不足而就轻言放弃,或者加以没有科学道理、唯心主义等不好的误解,我们应该在古人的基础上,把这份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发展的更完善,探索的更清晰。 前面进过地理环境对人生命运的影响,即是大地本身形成的种种格局结构,大到山川河流,小到居家房屋,从易经的基础原理讲,它们都相互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古人云;"天有星辰,以聚其精,地有山川,以宣其气"。此为天地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人居天地之间,自然会受到天体运动、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比如说山峦多水源少的地区,易学上认为是大地的阳气足而阴气少,故一般此地区男性会多于女性。在水源多山峦少的地区,为阴气足而阳气少,一般女性会多于男性。还有山岳多的地区多官贵,水流多的地区多富豪。居于西北部气侯阴寒地区的国家,因金水旺精足元气盛,一般身材高大、身体健康,居于南部炎热地区的国家,因火土旺金水伤,精弱元气衰,一般身材矮小,身体多病。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些易学家通过为人们改变居住环境的方法来改变人生的命运,这应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这种方法我们通常称为"风水术",它起源于中国的秦汉时期,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历代代表人物如管咯、郭璞、杨筠松、赖文俊、刘基等,都分别为风水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风水术共分阴宅、阳宅两大部分,其中每部分又有不同的派别,但基本上又都是讲形势和理气两大派别,其中形势派包含龙、穴、砂、水、坐向、明堂、朝案、路、桥、庙宇等等外在的结构布局。理气派包含有流年流月、三元九运、气流、生气、死气、凶气、杀气等暗藏的内在信息。但在很多不同派别的风水术中,这两大理论又是相互贯通,同时实用的,只是有些学派重形势,有些学派重理气,但不管如何,我们可以发现风水术的原理,它主要是根据空间和时间两大方面来分析环境与人类的种种相对应关系,通过对环境的改变可以起到对命运的改变,这是有道理的,客观上讲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这是环境学家、心理学家、易学家都普遍认同的。因此,笔者相信,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博大精深而又内含丰富,有很多很有价值的知识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它积存了千百年来无数人们的心血智慧,把天地人之间的种种对应关系融会在一起,它的科学成份和使用价值是目前任何学术理论都难以超越的。不过又纵观历史多少年来,易经的发展总是时隐时现,全赖少数有心人继续维持,易学才得以不绝,短时间之内想在科学的领域成立一个自己的地位,是相当艰巨而又困难的事情,仅靠少数易学研究者的努力是不够的,如今是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做为一名易学研究者,有责任为易经未来的发展去探索它更深更高的领域,有义务把个人领悟到的一些奥密和心得公开于大众,只有如此,易经的神秘面纱才能尽早被人们所揭开,才能普遍的被大众所接受。在此,笔者只是把个人的一点浅薄认识贡献于大会,为易经的将来发展做铺路石,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由于是个人的认识和观点,难免存在着错漏、疏忽之处,还请各位易友前辈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