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比斯 (埃及) 底比斯是上埃及古城,有“百门之都”之称,濒临尼罗河,位于今埃及中部,即今天的卢克索附近。作为皇室居地和宗教膜拜的宗教中心,它从公元前22世纪中期到公元前18世纪曾繁荣一时。它的建筑遗迹包括许多辉煌的庙宇和帝王谷附近的坦克海曼陵墓。兴起 在古王国时期,底比斯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型商道中心。它作为通往西奈半岛和彭特的水路及通往努比亚的陆路的枢纽。但正因为这个优势,法老孟苏好代布决定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并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大兴土木,兴建很多神庙,底比斯从此成为古埃及的圣地。根据历史年表,底比斯可以算是埃及的九朝古都。自十一王朝第一位国王塞赫塔尼-安特夫(Sehertani Antef,前2120-前2118年)决定迁都至此并开始建设,以后在此建都的王朝有:十二王朝(前1991)、十三王朝(前1785)、十六王朝(前1622)、十八王朝(前1580)、十九王朝(前1314)、二十王朝(前1200)、二十一王朝(前1085)、和二十五王朝(前716)。中衰 在中王国时期后期与第二中间期,埃及遭到了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喜克索斯人定都阿瓦利斯,埃及人建立的底比斯王朝呈现偏安,这是底比斯的首次衰落。重新兴起 在新王国时期,底比斯再次作为埃及首都和的宗教中心。在东底比斯,法老为阿蒙神和他们自己建立很多壮观的神庙和宫殿。与此同时,法老亦在西底比斯建设了一系列华丽的陵墓,当中最为著名的是拉美西斯二世墓和图坦卡蒙墓。灭亡 在第二十一王朝以后,埃及统治阶及内部冲突不断力剧,而且受到来自地中海的“海上民族”- 腓尼基的不断入侵,新王国开始衰落,底比斯亦随之衰落。大约在公元前663年,亚述军队入侵埃及,并火烧及洗劫了底比斯,底比斯从此灭亡。名称 底比斯的名称来源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希腊人以希腊的底比斯命名,也有人认为是用希腊语化的古埃及语“最精选的地方”。而卢克索英语为Luxor,阿拉伯语为�1�9�1�8�1�5�1�6�1�3�1�9(Al Uqsur),意为“很多宫殿的地方”。则是因为阿拉伯征服者看到这个被毁灭后的埃及城市仍然有许多巨大的宫殿而命名。现在“底比斯”多被西方人所使用,而本地埃及人多用卢克索。因为西方考古学者的活动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现在也常使用底比斯称呼尼罗河西岸帝王谷一带,而用卢克索称呼东岸的卢克索神殿和卡奈神殿地区。英语国家的读音接近“西比斯”,在阿拉伯语里是没有英语th的读音的,因此读作“剔比斯”。类似的一些埃及神名例如爱神哈索尔(Hathor)也是如此,本地读音与西方读音不同。
在公元前14世纪中叶的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尼罗河中游,曾经雄踞着一座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都城。这就是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的底比斯。底比斯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它的兴衰是整个古埃及兴衰的一个缩影。
从公元前2134年左右,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苏好代布兴建底比斯作为都城,直到公元前27年,底比斯被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时止,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底比斯在古埃及的发展史上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大概看到了阿蒙神庙祭司们不断增加的财富所构成的威胁,决定推行宗教改革,也就是我们下边要介绍的埃赫那吞改革。底比斯从此又衰落了20来年。
第二十一王朝以后,随着底比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不断加剧,加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一带的“海上民族”的不断入侵,新王国日益衰落,底比斯也开始了自己的厄运。公元前663年左右,入侵埃及的亚述军队再次火烧、洗劫了底比斯。公元前27年,一场地震又使底比斯城里仅存的一些纪念性建筑物瞬息之间倾塌无遗。
到公元19世纪,只留下一堆废墟的底比斯,成了古墓盗劫者的乐园。在现今埃及的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人们还能见到底比斯遗址的一些断垣残壁。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虽然第十二王朝的开创者门内姆哈特一世曾把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孟斐斯附近的李斯特,但在底比斯仍然为阿蒙神继续兴建纪念性建造物。
从公元前179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王国遭到了外族喜克索斯人的入侵。
喜克索斯人征服了大半个埃及,最后定都阿瓦利斯,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底比斯经历了第一次衰落。
埃及人阿赫摩斯一世的率领下,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十七王朝,并在公元前1580年左右攻占了阿瓦利斯城,把喜克索斯人赶出了埃及,开创了古埃及新王国时代。
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们再次选定底比斯作为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他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掠取了大量财富和战俘,并把底比斯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显赫宏伟的都城。他们在东底比斯为阿蒙神和他们自己建起了一座座壮观的神庙和宫殿。
底比斯在埃及古王国时期,是一个并不出名也不很大的商道中心。通往西奈半岛和彭特的水路,通往努比亚的陆路,都要经过底比斯。底比斯的兴盛是跟阿蒙神联系在一起的。法老孟苏好代布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后,又将阿蒙神奉为“诸神之王”,成了全埃及最高的神,从此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大兴土木。底比斯在古埃及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就这样被奠定了下来。
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 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的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134根圆柱,中间最高的12根大圆柱高达21米,每根柱顶上可以容纳100来人,规模真是大极了。为世界所罕见。 [编辑本段]底比斯陵墓 另外,像路克索尔寺院,拉美西斯二世宫殿、阿蒙诺斐斯三世寺院等等,也都十分庄严宏伟。与此同时,他们又在西底比斯修建了一系列工程浩大的陵墓,其中尤以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墓和图坦卡蒙墓更为豪华。
但是,鉴于往昔兴建起来的金字塔陵墓太引人注目,虽然防范措施严密,还是未能逃脱盗墓者的侵袭。于是,法老们经过反复琢磨,决定不再建造巍然屹立的金字塔陵墓,而是把荒山作为天然金字塔,沿着山坡的侧面开凿地道,修建豪华的地下陵寝。
在西底比斯一个不显眼却又盛产建筑材料石灰岩的山谷里,法老和权贵们为自己修造了一座座陵墓。这个山谷被后人称之为“国王之谷”。
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国王之谷”没有被人发现。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这里的陵墓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被盗墓者一个个的洗劫一空。不过,有一座法老的陵墓却奇迹般地逃脱了厄运,静悄悄的沉睡了3300多年,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博士发现。
这就是我们在前边提到过的法老图坦卡蒙墓。图坦卡蒙墓之所以能在几千年里没有被人发现,是因为在这座墓的上层,又有许多其他法老的墓,而在地面上贫民们又盖上了许多茅舍。图坦卡蒙的三间墓室里还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如果把这些财宝折合成现在的货币至少也有数百亿美元!新王国时期埃及法老们的豪华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 [编辑本段]历史上还有一座底比斯 底比斯(现代希腊语:Θ?βα,古希腊语:Θ?βαι)
简介
位于爱琴海西北希腊中东部的波提亚。起初被称作马克西尼城,于公元前四世纪达到极盛。与雅典,斯巴达并成为希腊三大主要城邦。在公元前四世纪初,底比斯人於留克特拉战争打败了当时的希腊世界的霸主 - 斯巴达,从此成为希腊最强大的城邦。
强盛
在公元前362年,底比斯人於曼丁尼亚战役再次打败了斯巴达,这次斯巴达与雅典联军亦败给底比斯,从此底比斯称霸希腊世界。但这场战役中,底比斯最伟大的领导者伊巴密浓达亦战死,所以底比斯所取得的霸权并不稳固。
名人
伊巴密浓达(希腊文:�6�4παμειν�0�4νδα�0�9,公元前418年─公元前362年),希腊城邦底比斯的将军与政治家。其领导底比斯脱离斯巴达的控制,并且使底比斯跃升为一等强国。其于留克特拉战役里大败斯巴达,并解放受到斯巴达奴役的麦西尼亚人、希洛人与其他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居住并受到斯巴达奴役达200多年的人民。伊巴密浓达将希腊的政治版图重整,使旧的同盟解体,创立新的同盟,并监察各城邦的建设。其军事影响力亦很大,为底比斯取得了数场主要战役的胜利。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称其为希腊第一人,然而在今天其评价并不佳。其为希腊所创造的新政治秩序并不比其长寿很多,底比斯的霸权与其创立的同盟并不持久,在其死后27年,底比斯便被亚历山大大帝消灭。所以伊巴密浓达虽然在其时代被认为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与解放者,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只记得其十年战事(公元前371年至公元前362年)大大地削弱了希腊的元气,使希腊在其后无法抵抗马其顿的进攻,并且被其征服。
底比斯横跨尼罗河两岸,位于现今埃及首都开罗南面700多公里处,底比斯的右岸,也叫东岸,是当时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底比斯的左岸,也叫西岸,是法老们死后的安息之地。
古埃及中王国(约公元前2000-前1780年)和新王国(公元前1567-前1085年)时期的都城。城跨尼罗河中游两岸,规模宏大,称为“一百城门的底比斯”。建筑壮丽,壁画尤为精致。其遗址即今埃及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公元前88年被毁。现有大量古代文化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