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特色美食

2025-02-25 10:50:4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青岛的特色菜:海参末、海鲜面、油焖大虾、海苔冻、鲅鱼饺。
1.碎海参
青岛肉末海参是当地的传统食品,也是鲁菜中的名菜。海参因其性温滋补被列为“海八珍”之首,备受人们推崇。配肉末,配海参更香更鲜,既凸显了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的鲜,又有传统鲁菜的清香。
2.海鲜面
海鲜面是青岛的特色小吃,入口灵活顺滑,海鲜味突出,色泽鲜艳。有人说海鲜面体现了海岛人的烹饪智慧。它就地取材,将人们烹饪海鲜的经验加入到北方人的主食中,让人们享受到美味、营养、经济的面食。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8773912b31bb051d87d5ebc247adab44bede0c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回答2:

台湾路,丽晶大酒店旁边有一家小面馆。很小很小,但做得一手纯正的台湾牛肉面。爱吃面的朋友们不妨抽空去尝一尝!确实不错。
2、灌汤包
在台东有一处“金城栈灌汤包“挺好吃的。每次陪朋友去台东总要去吃。
3、最好吃的刀削面
青岛剧院对面,早上7点左右出摊,外地两夫妇,男老板带一厨师帽子,只供应早餐。
辣椒正宗,绝对辣,用的肉是红烧肉,切片,好吃,汤就是炖肉的汤,好喝,菜是大头菜,先放锅里抄,然后等面熟了放碗里,铺上菜,放上肉,舀上汤,价格有2元不带肉,3元,4元,5元,重点推荐。
4、青岛的特色排骨米饭
推荐两个地方,一个是老字号万和春,火车站和台东有店,一般是肋排,8块一碗,沙锅装的,但是别误会,实际不是沙锅做得,肯定是高压锅,要不不会那么烂的。排骨味道还算不错,不过缺点是排骨太大,肉太少,吃起来费劲,竟然没有卫生纸供应,怎么擦手?他最难吃的就是米饭,劣质。
另外一个地方是在桃南路附近的京九排骨米饭,在水清沟还有一家分店,他与万和春是两种口味,他的排骨一般都是大排,里面有白菜,粉丝,豆腐,与排骨一起用沙锅炖的,口味没有万和春的浓,喜欢清淡口味的推荐去吃,米饭管够,既然免费就别管他好不好吃了。价格也是8块
5、好吃的馄饨!
在杭州路加油站斜对面有一家馄饨铺,店里的虾仁馄饨特别好吃,价格实惠,味道鲜。该家馄饨铺店面不大,全都是女人。有猪肉馅、牛肉馅和虾仁馅三种。猪肉馅和牛肉馅的价格我忘了,虾仁馅的馄饨3.5元一碗,吃过虾仁馄饨以后,一般就不想吃其他馅的馄饨了。另外那里还有烤肉和烤鸡心,全都是微波炉烤的,烤肉的味道一般,鸡心不错,价格是1.5元1串。
在宁化路四方机厂医院附近有一家叫无名馄饨馆,里面的虾仁馄饨也非常不错。每碗的价格是3.5元一碗。另外,该家馄饨铺的碳烤肉筋和微波炉烤鸡心也不错。
6、好吃的炉包
长城饭店的海鲜炉包,12一斤,中午供应,要排队。 青岛剧院对面
、真正地台湾牛肉面
台湾路,丽晶大酒店旁边有一家小面馆。很小很小,但做得一手纯正的台湾牛肉面。爱吃面的朋友们不妨抽空去尝一尝!确实不错。
2、灌汤包
在台东有一处“金城栈灌汤包“挺好吃的。每次陪朋友去台东总要去吃。
3、最好吃的刀削面
青岛剧院对面,早上7点左右出摊,外地两夫妇,男老板带一厨师帽子,只供应早餐。
辣椒正宗,绝对辣,用的肉是红烧肉,切片,好吃,汤就是炖肉的汤,好喝,菜是大头菜,先放锅里抄,然后等面熟了放碗里,铺上菜,放上肉,舀上汤,价格有2元不带肉,3元,4元,5元,重点推荐。
4、青岛的特色排骨米饭
推荐两个地方,一个是老字号万和春,火车站和台东有店,一般是肋排,8块一碗,沙锅装的,但是别误会,实际不是沙锅做得,肯定是高压锅,要不不会那么烂的。排骨味道还算不错,不过缺点是排骨太大,肉太少,吃起来费劲,竟然没有卫生纸供应,怎么擦手?他最难吃的就是米饭,劣质。
另外一个地方是在桃南路附近的京九排骨米饭,在水清沟还有一家分店,他与万和春是两种口味,他的排骨一般都是大排,里面有白菜,粉丝,豆腐,与排骨一起用沙锅炖的,口味没有万和春的浓,喜欢清淡口味的推荐去吃,米饭管够,既然免费就别管他好不好吃了。价格也是8块
5、好吃的馄饨!
在杭州路加油站斜对面有一家馄饨铺,店里的虾仁馄饨特别好吃,价格实惠,味道鲜。该家馄饨铺店面不大,全都是女人。有猪肉馅、牛肉馅和虾仁馅三种。猪肉馅和牛肉馅的价格我忘了,虾仁馅的馄饨3.5元一碗,吃过虾仁馄饨以后,一般就不想吃其他馅的馄饨了。另外那里还有烤肉和烤鸡心,全都是微波炉烤的,烤肉的味道一般,鸡心不错,价格是1.5元1串。
在宁化路四方机厂医院附近有一家叫无名馄饨馆,里面的虾仁馄饨也非常不错。每碗的价格是3.5元一碗。另外,该家馄饨铺的碳烤肉筋和微波炉烤鸡心也不错。
6、好吃的炉包
长城饭店的海鲜炉包,12一斤,中午供应,要排队。 青岛剧院对面
7、好吃的面
在信息城附近有一家小饭店,店面不大。菜做的一般,红烧鲤鱼还行。这里的泡椒滑面非常不错。手工面,加上炒肉片、辣椒、酸菜和汤。非常好吃。面中的酸菜非常好吃(据说是大头菜腌制的)。价格分为4元、5元和6元。分量足,吃的过瘾。
友情提示:喜欢吃酸菜的朋友可以和老板娘说多加点酸菜。
8、好吃的拉面
要说青岛最有名的拉面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四方路的马家拉面,不错以前马家拉面确实很好,但是现在我只能说,一点都不好吃。 我所吃过最好的拉面在吴家村车站一个小饭店,里面只有3张桌子,老板是个年轻人。3元,4元,5元,肉特多,汤也好,还有微波炉烤肉,鸡心,1.5一串,挺大的,不过不是很好吃。就目前来说他家的拉面应该是最好的,量大好吃,比马家拉面好多了。

回答3:

特色菜:青岛十大特色风味 瀛州鲅鱼小吃: 青岛饭店传统小吃,已有50余年历史。 清蒸红岛海蛎子: 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特色品牌,佐姜醋食用尤佳。 美格凉粉: 青岛新亚美食城海鲜美食。   谷香村大虾面: 青岛谷香村面馆独家推出。 瀛州蛤蜊套餐: 青岛饭店海鲜品牌。 美达尔烤鱿鱼: 美达尔烧烤店专营。 大船光鱼套餐: 馄饨大王快餐店独家推出,唯青岛独具。   砂锅全鱼: 万和春饭店特色品牌。 鲍岛海鲜翡翠面: 由鲍岛酒家独家推出。 长城海鲜炉包: 由长城饭店独家经营,已成公众性特色美食。

回答4:

日常食品

玉米饼子

这是过去青岛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习惯叫“苞米饼子”,有烀饼子、蒸饼子和菜饼子等多种。菜饼子是用玉米面加野菜或青菜叶子上锅蒸熟,是人们度荒年时的主食,现已无人食用。另外还有用少许白面(小麦面)做成的“发糕”,则属玉米做法中的上品,多在节日中食用。

玉米饼子就咸鱼、虾酱是青岛沿海渔民中最常见的吃法。咸鱼中以咸鲅鱼、咸刀鱼(带鱼)和咸白鳞为最佳,虾酱则有虾子酱、蟹酱和虾头酱(用对虾头磨成)等。山地人喜欢大葱蘸大酱就饼子吃,大酱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有豆瓣酱、面酱(用小麦制作),其中用黄豆发酵做成的豆豉,掺以萝卜丁、胡萝卜丁、白菜丝等,吃起来鲜美可品,特别受人们喜爱。

地瓜

学名甘薯,是青岛地区,特别是即墨、莱西、崂山一带人们的主食。由于地瓜产量高,茎叶是喂牲畜的好饲料,又适于山岭薄地种植,所以在青岛山区广泛栽种。

鲜地瓜怕冻,不好储藏。莱西等地冬天多把地瓜放在屋内顶棚上;即墨、崂山等地则多堆积在生火的炕头,或在屋内挖地窖存放。一般可吃到来年春,所以有“地瓜半年粮”的说法。地瓜的吃法多种多样,除鲜地瓜煮食或擦丝煮粥外,主要的是切片和擦丝晒干,分别叫“地瓜干”、“地瓜丝”。将地瓜干、地瓜丝碾碎磨成面,即为地瓜面。

地瓜丝可用来做成“豆包”,不太好吃,所以就有了“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的俗语,意思是别瞧不起人。

地瓜干只能煮着吃,由于吃起来不可口,如今很少有人食用,只能做饲料了。

地瓜面可单独和面烙饼或烀饼子,还可与其他面粉混合包饺子、擀面条或做其他面食。有些做法很有特色,如采一种叫“筋骨草”的野菜或榆树皮,捣碎后和地瓜面混合,擀成面条,放锅内箅子上蒸,锅底煮上菜卤,蒸熟后将菜卤浇在面条上食用,这种饭菜一锅熟的做法,人们给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二起楼”。还有一种叫“金银卷”的食品,是用白面(小麦面)、玉米面、地瓜面分3层卷起,上锅蒸熟而成。金银卷黄、白、黑三色相间,吃起来香里透甜,这种做法在青岛地区也很盛行。

地瓜以前是青岛人的主食之一,所以,在吃法和做法上有很多花样。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地瓜作为主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但“地瓜食品”仍深受人们喜爱。烤地瓜、地瓜枣、炸地瓜片还拥有大批的爱好者。地瓜枣(莱西叫地瓜阴干)是在冬天把煮熟的地瓜切片晒干后密封于缸、坛内,到春天取出,上面一层白醭,味道甚佳。炸地瓜片则是把鲜地瓜切成薄片,上锅用食油炸熟后,撒上砂糖,吃起来香脆可口。如今地瓜枣、炸地瓜片,在食品摊和食品店里多有出售。

米饭

青岛地区不产大米,过去,大米饭只有在有钱人家的餐桌上方能见到,寻常人家吃的多是小米干饭。即墨等地把做干饭叫做“捞干饭”,做法是把小米加水煮成半熟后,把汤滤出再上锅蒸,滤出来的饭汁叫“饮汤”,这样,饭做好后吃的喝的就全有了。这种既省柴草又省工的做法,世代相传,直到如今。

小米干饭里如加上江豆或红豆、绿豆,则饭更香,味道也各不相同。有时人们还用胡米(高粱米)或惨子米做干饭。惨子皮厚产量低,做出的饭味道不佳,如今已无人栽种。

用黍子米做的饭叫“大黄米饭”,多用它包上面皮蒸糕,是一种节日食品。

稀饭

小米稀饭营养丰富,是妇女“坐月子”和伺候老人、病人时的佳品。用少许玉米面掺上野菜、再加点盐做成的稀饭叫“菜饭”,是以前度荒年的食品。

饽饽

也叫“馒头”,是逢年过节、祭祖供神和亲友之间礼仪往来的主要食品,花样繁多。枣饽饽是在饽饽顶端做上5个枣鼻子,嵌上红枣蒸熟,作供品用;磕饽饽则是用面模(俗称“饽饽磕子”)磕出莲蓬、鱼、桃、蝉、狮、猴等形状的面食,用以赠送亲友和节日期间食用。在重要节庆日,如祭海,渔妇们还做上鱼、虾、蟹、贝、花卉或鸡、燕等动植物面塑,形象逼真,造型美观,使人乐于观赏,不忍心吃掉。

面条

青岛人习惯叫“面汤”,由农妇们和面用擀面杖擀成,按形状分,有宽面汤、棋子块面汤(用刀切成菱角型)和细面汤等,宽面汤(也叫“宽心面”)是结婚时新郎新娘必吃的食品,现在城乡婚礼中仍很流行。按粮食品类分,有白百汤、豌豆面汤、杂面汤�由白面、豆面混合而成)、“三条腿面汤”(由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成)等。用直豆面褂成的面汤,片薄光滑,吃起来非常可口。

在青岛农村叫“滑扎”,是青岛人最爱吃的一种食品。过去,老百姓家只有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包饺子。常见的有白菜猪肉馅、萝卜丝虾皮馅、韭菜馅等饺子。沿海一带的鱼饺子很有特色,其中以鲅鱼饺子为最佳。青岛市区至今在谷雨前后鲅鱼上市时,子女还有向老人送鲅鱼、让父母尝鲜鲅鱼饺子的习俗。

近年来,还有一种野菜(养菜)馅饺子很受青岛人青睐,春季在一些大饭店的餐桌上常可见到。

回答5:

大大水饺利群们前进台东一路那边回转寿司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