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等过程,而以煤炭为原料的相关化工产业被统称为煤化工。从产业链位置来看,煤化工企业分属于焦炭、煤头化肥、煤液化、以电石乙炔为原材料的基础化工几大类。
煤炭行业正在逐渐探底、煤价大幅下降,煤化工项目运营成本不断下调,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多次出台优惠政策帮助煤企和电企上马相关产业园,以期能够帮助企业升级转型、摆脱困境。
新型煤化工行业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明显不够,国企央企在该领域无法实现自负盈亏,知名项目也多以财政补贴勉强维持。
煤化工行业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焦炭产能达到6亿吨,而产量仅为4.28亿吨;2012年焦炭产量4.43亿吨;到2013年,产量达到4.76亿吨,即使不考虑新增产能,我国焦炭产能依然过剩明显。
尿素、电石等行业面临同样的问题,产能虽然陆续提高,但由于需求量有限,产量提升速度相对较慢,造成普遍的开工率较低,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击风险能力较低,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大、能耗高,甚至运输风险等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未来新型煤化工项目将是重点,虽然国家政策层面的限制因素与地方政府的鼓励势头齐头并进,但研究认为"十二五"期间煤化工发展势头不减。从投入上,各路资本竞相角逐;从地域上,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将集中主要投资;从类型上,煤制烯烃与煤制天然气将是主打项目。
随着国内石油、天然气供应的日益紧张,国内化工行业出现了向煤化工倾斜的趋势。国家在内蒙、山西、宁夏、河南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示范工程项目,支持新型煤化工的发展。其中,内蒙古是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部分煤化工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煤化工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煤化工产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煤化工服务需求以及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煤化工行业是一个产业,以发展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资源产地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加快以石油替代产品为重点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走煤电化一体化道路,建设规模化煤化工产业基地,扭转少数高耗能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鼓励发展煤制化肥等产品,稳步发展煤制油品、甲醇、二甲醚、烯烃等石油替代产品,限制发展电石、焦炭等高耗能产品。
调查起因
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表示收紧大型煤化工项目的审批,并再次明确列出禁批目录,直至煤化工产业规划出台。
据了解,我国目前拟建煤化工项目投资金额和预算已经累计超过了1万亿元。一些地方煤化工行业存在重复建设、盲目规划、无序扩张的情况,这将对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
在此情形下,作为全国的耗煤大省和主要的煤化工基地,我省煤化工产业应当如何发展?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
现 状
产能产品严重过剩 减亏增盈压力大
兖矿集团副总经理石学让说,去年以来国内外煤化工产能、产品严重过剩,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兖矿集团主要煤化工产品价格成本倒挂局面没有改变,煤化工产业整体扭亏任务十分艰巨。
近期,国内煤化工企业开工率不足50%,尽管近期市场行情有少许好转,但为国际大公司进行检修造成的短期上浮波动,并非市场大势的好转。在这种形势下,兖矿集团的煤化工产业也承受着巨大的亏损压力。下一步,兖矿将加快煤化工各园区内部资源整合,明确产品定位,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业产品集中度。制定鲁化、峄化原料结构改造和产品优化综合方案,推动化肥厂向精细化工厂转变。同时,以现在产业为基础积极慎重地论证和引进建设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前景的精细化工项目;坚持引进战略投资与引进项目相结合,推进国泰公司与国际一流化工企业合资合作;面向国内外专业公司,转让鲁化、国泰公司的空分装置。兖矿还以现金流控制为主线、优化煤化工企业生产组织,合理确定系统负荷和产品结构,探索内部煤矿、化工企业优化整合,最大化地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对 策
延伸产业链 走差异化道路
省煤炭工业局局长乔乃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煤化工产业可以说已经走到了一个节点上,当务之急是加快行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抢占行业制高点。
首先要延伸煤化工产业链,主要就是以现有煤化工产业为基础,稳定焦炭及煤化工初级产品产量,大力发展煤化工下游高端产业,重点培育精细化工、合成材料、化肥、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链,建设深加工、精细加工产品集群,形成从煤炭原料加工到煤化工初级产品、化工原材料产品,直至最终产品的完整的煤化工产业链优势。还要以省属煤炭企业为主体,联合地方相关企业,围绕建设国家级高硫煤煤化工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邹城、兖州、枣庄、菏泽四大煤化工产业集聚区,争取早日建成省级煤化工高端产业园区。
其次,按照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和区位条件,由单纯获取尽量多的煤炭资源向煤炭资源综合开发转变,在发展煤化工、煤电、煤机制造等项目上,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电力、焦化、化工等优势企业的合作,提高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第三,山东煤化工行业要结合实施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战略,以及省政府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的契机,借力智力支持,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疗等为重点的现代新兴产业,抢占战略新兴产业制高点,为未来产业结构开辟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长期研究煤炭及煤化工产业的鲁南煤炭战略研究院院长牛克洪认为,煤化工是煤炭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有两个着力点:一个是瞄准大市场发展煤制油、煤制气产业;一个是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高端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具体到我省的煤化工产业,牛克洪认为,山东煤炭企业在进军西部地区时,须从高端出发,发展煤制油汽产业,从而更好地利用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的特点;在省内主要依靠产业结构布局调整,走精细化的路子,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东部沿海地区要靠引进技术、合作项目、进口原料等手段,发展进出口型高端精细煤化工基地。
1.面临巨大竞争的:煤制烯烃和煤制二甲醚技术。目前中东地区的石化产品大量倾销,烯烃产品和LPG价格十分低廉,对我国烯烃市场和二甲醚市场冲击巨大。技术能生存就必须继续压缩成本。2013年,煤制二甲醚市场不错在推广,煤制烯烃在观望。
2.有希望普及的:煤制乙二醇技术,目前有十几家煤化工企业正在投资建设煤制乙二醇项目建设,部分已投产。就目前来看效益尚不好定论,预计到2013年底产能接近乙二醇总产能的10%左右,打破长期贸易壁垒。
3.取决于市场的:煤制天然气(SNG)技术,据权威部门估算,SNG销售价格为1.8元/标立方时,煤炭价格低于222元/吨,煤制甲烷气项目将具备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到达2元/立方米。经计算,煤价不超过300元/吨,煤制天然气就能与进口天然气竞争。按照京津唐地区居民2013年11月调整的天然气价格2.4元/立方米计算,煤炭价格不超过370元/吨就可盈利。
4.战略意义大于经济效益的:煤制油技术,成本较高,生产工艺不成熟,催化剂性能不太好,目前还不能解决连续生产问题。
5.最关键的:煤制甲醇技术。目前甲醇主要来源于天然气。未来一段时间天然气价格肯定比煤价涨得快。所以煤制甲醇技术已经推广并产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