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送展第一人 徐 荣 村,一个普通的广东商人,最早闯荡上海并因此发迹,当他获悉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的消息后,便精选12包“荣记湖丝”紧急船运到伦敦,一举夺得金、银大奖,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奖。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的世博会送展第一人。 希生:“耆 英 号”上的船员 李圭:宁波海关职员 第一个中国政府外派的世博参展人 李圭,长期在宁波海关任职,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次偶然的机遇,竟成了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第一人。1876年,受清政府委派,李圭历经一个多月的船车跋涉,抵达美国费城参加“费城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在这届博览会上,中国馆为木质大牌楼,上书“大清国”,参展物品共720箱,价值约20万两白银。其中各种土特产与手工艺品,包括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蓝等,在世博会上被推为第一。博览会后,李圭还游历欧洲各国,回国后,写成《环游地球新录》,介绍环游世界的情况,翔实介绍了费城世博会的盛况,使中国人第一次真切地触摸到了世博会。 溥伦:清朝贝子 中国第一次隆重派团参展之特使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百周年纪念博览会,清政府特派贝子溥伦赴美参加博览会,此次赴美赛会,得到了清廷和各地商人的重视。由6000余块精美的手工木雕镶拼而成的京城王府,复制后在世博会场地上装配展出,气势非凡,中国的茶叶、瓷器等都被抢购一空。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先生也曾亲历这届世博会,与在美华侨黄三德前往游览参观,他这样评价这届博览会:“此会为新球开辟以来的一大会”。 郑观应:维新派代表人物 主张上海办世博会第一人 郑观应,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他在《盛世危言》的《赛会》篇中大胆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主张。为什么要在上海举办呢? 他说,“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还、声闻不隔。”甚至在上海举办的办法、经费等集款招商、辟地建屋的具体问题及解决的途径,郑观应都一一想到了。 张謇: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先后8次参观博览会 张謇,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对近代博览会积极推崇。他认为,举办博览会,是振兴我国实业的重要途径。1903年,张謇东渡日本,参观了大阪博览会,甚为震撼。他先后8次前往博览会参观,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以求发展自己的实业。此后,在张謇等人的策划下,中国参加了1907年米兰渔业博览会。1910年6月至11月南京召开“南洋劝业会”,张骞发起成立劝业会事务所,并担任劝业会审查长。南洋劝业会是晚清中国的第一次全国性博览会,此次博览会22个行政省提供了展品。东南亚、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也都有展品参展。整个博览会历时半年,参观人数达30多万,被认为是“世博会在中国的一次成功预演。” 陆士谔:晚清小说家 预言万国博览会未来会在上海浦东开幕 陆士谔,晚清小说家。1910年,他在《新中国》杂志预言万国博览会将在上海浦东开幕。他在幻想小说《新中国》中以第一人称写下这样的故事:主人公陆云翔在读《项羽本纪》时做了一个梦,梦中,“万国博览会”要在上海浦东举行,为了方便市民前往参观,在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隧道电车。有趣的是,为此还发生过争执,有的说应该造在地下,有的说应该造在高架桥上,争论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机车在高架上行驶噪声太大,且支撑高架的铁柱影响市容,最终定下造地下电车隧道。终于万国博览会在浦东隆重开幕。陆云翔在梦中与妻子手牵手前去参观,他兴冲冲,急忙忙,参观中还不慎绊了一跤。跌醒后,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才做这奇梦。”而他却回答:“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应该始于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徐荣村(1822-1873) 名瑞珩,字德琼,号荣村。广东香山拱北北岭人。少好学。后出外经商,历游东南诸海口。在上海、江浙一带经营丝茶业,数年内累资钜万。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商人,在英商“宝顺洋行”(DENT COMPANY)担任买办。他以“货则上品,售之则上价”为经商之道,在沪经营丝绸、茶叶、蜚声商界。 清咸丰元年(1851),英国伦敦举行世界博览会,徐荣村寄出“湖丝”12包参加展览,经博览会评定,公推中国湖丝为第一名。英王赐金银牌各一面,并赐赠“翼飞洋人”执照一份,允许“湖丝”进入英国市场。这是中国产品首次在世界博览会上取得第一名金奖,比贵州茅台酒还要早几十年。获诰授奉政大夫赏戴花翎候选郎中。徐发迹后曾以十余万巨资支援家乡建设。 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如果没有世博会,在万商云集的十里洋场,徐荣村也仅仅是颇有名气而已,而世博会的举办,则使这个广东商人身价倍增,闻名遐迩,并从那以后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1851年,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宣布举办世界博览会,当时的英国政府对这届世博会很是重视,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的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在此期间,还进行展品和工艺评比活动。这一消息远涉重洋,当然也传到了隔洋相望的中国。 徐荣村的商业嗅觉不可谓不灵敏,他立即敏锐意识到了蕴藏其中的巨大机会。于是,快速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紧急托运往英国。 可是,由于“荣记湖丝”包装太粗陋,在世博会上并未受到重视包装的西人的任何青睐。所幸徐荣村选送的湖丝乃丝中精品,所幸世博会举办时间长达半年之久,“荣记湖丝”历经时间的考验,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广东人 希生 中国船“耆英”号上的广东人希生,人称“希生广东老爷”,耆英号于1846年12月从广东出发,经过南非好望角、美国纽约,1848年3月抵达英国伦敦。耆英号上有不少中国的工艺品,因此在纽约和伦敦吸引了不少当地人士上船参观。英国女王以及狄更斯等名人都曾参观过耆英号。由于在首届伦敦世博会有中国展品参展,所以希生作为嘉宾被邀请出席了伦敦世博会的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