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级
最大安全试验间隙是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 25 mm 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
可见,安全间隙的大小反映了爆炸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间隙愈小,其传爆能力就愈强;反之,间隙愈大,其传爆能力愈弱,危险性也愈小。爆炸气体混合物,按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分为 IIA、IIB、IIC 三级。
2、按最小点燃电流分级
最小点燃电流在温度为 20—40℃,0.1Mpa,电压为24V,电感为95mH的试验条件下,采用IEC标准火花发生器对空气电感组成的直流电路进行 3000 次火花发生试验,能够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
最易点燃混合物,是在常温常压下,需要最小引燃能量的混合物。例如,甲烷最易点燃的混合物浓度为 8.3±0.3 %,最小引燃能量为 0.28 mJ。氢气浓度愈小,危险性就愈大。
扩展资料
一、爆炸条件:
1、具有遇火花或明火易发生激烈反应之物质存在, 如粉尘、易燃气体或液体等。
2、可燃易爆气体、液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
3、有点火源。
二、控制措施: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及液雾和可燃粉尘等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和空气等氧化剂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种爆炸性混合物若受到点火源的点燃作用,便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在工业企业中较为常见且危害严重。为了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除了防止形成这种爆炸性混合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和消除点火源的点燃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性混合物,不需要用明火即能引燃的最低的温度称为引燃温度。引燃温度愈低的物质愈容易引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高低,分为 T1、T1、T3、T4、T5、T6 六组(此处T和表中T代表温度)。 爆炸气体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分组举例类
和
级 引燃温度与组别 T1 T2 T3 T4 T5 T6 T>450 450≥T>300 300≥T>200 200≥T>135 135≥T>100 100≥T>85 I 甲烷 IIA 乙烷、丙烷、丙酮、苯乙烯、氨苯、甲苯、苯、氨、一氧化碳、乙酸乙酯、乙酸 丁烷、乙醇、丙烯、丁醇、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乙酸酐 戊烷、己烷、庚烷、癸烷、辛烷、汽油、硫化氢、环己烷、汽油、煤油、柴油、石油 乙醚、乙醛、三甲胺 亚硝酸乙酯 IIB 丙烯腈、丙炔、环丙烷、焦炉煤气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丁二烯、乙烯 二甲醚、异戊二烯、硫化氢 二乙醚、二丁醚 IIC 水煤气、氢 乙炔 二硫化碳 硝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