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尚”字的古诗词有:
1、《过晋阳宫》李隆基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2、《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宋若昭
修文招隐伏,尚武殄妖凶。
3、《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苏颋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
4、《奉和姚令公温汤旧馆永怀故人卢公之作》苏颋
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
5、《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苏颋
尚书列侯第,外戚近臣家。
6、《宫词三十首》王涯
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
7、《安乐宫》李贺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情水。
8、《古风》李白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9、《赠王汉阳》李白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10、《送铜泽王归城》李端
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11、《隐士》孟郊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12、《吴安西馆赠从弟楚客》孟郊
觉来残恨深,尚与归路并。
13、《遣悲怀三首》元稹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1、《过晋阳宫》李隆基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而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
2、《赠王汉阳》李白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尚: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
尚书列侯第,外戚近臣家。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尚念娇且騃,未禁寒与饥。
尚阻青天雾,空瞻白玉尘。
尚怜扶腊雪,渐觉受东风。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