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是从一个科学家研究到琥珀在什么地方制作的昆虫日记
2025-04-05 08:19:3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数千万年前,植物分泌出来的树脂汇聚成聚合体,在滴落的过程中遇到了昆虫、树叶、泥沙、水和空气。
随着气温和压力的改变,树脂缓慢质变,成为不稳定的树脂化石,经过漫长岁月的石化,形成了琥珀。
但不是所有树脂都能形成琥珀,只有一小部分,在适合的埋藏条件下,埋藏超过2500万年才能形成琥珀。
琥珀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树脂、柯巴脂和琥珀。
柯巴脂是不完全石化的树脂化石,把它放在阳光和空气下,会慢慢退化。
柯巴脂在暴露在阳光空气下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形成网状角细纹。
但琥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长久存放不会发生挥发,少数琥珀会在表面形成氧化层。
氧化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包浆”。
琥珀主要由松树科、柏树科、杉树科和豆科等树种分泌出来的树脂形成。
而部分植物种类早已灭绝,形成琥珀的地质条件也不复存在,所以琥珀属于十分珍惜的非可再生资源。

回答2:

琥珀,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植物的树脂,近似于我们常说的“松香”,是由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分泌出一种粘稠状或凝胶状的液态分泌物,分泌物经长期掩埋渐渐失去挥发的成分,再经氧化、固结逐渐形成的。

琥珀属于沉积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在森林中生活着许多小昆虫,遇大风吹断树枝,树枝折断处便会流下一滴滴树脂。如果滴下的树脂正巧粘住了一只小虫,继续滴下的树脂会把小虫厚厚实实地裹在里面。以后,地面缓缓下沉, 大量的林木和树枝上滴下的树脂被掩埋在地下, 其上覆盖着厚厚的地壳风化物。而滴下的树脂虽变得坚固,成为矿物,但树脂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变化, 所以仍保持其原来的颜色与透明度,小虫也被静静地包在中间,这便是我们所见到的琥珀。望采纳

回答3:

琥珀就是一种植物的树脂,很多人称其为松香,当达到了比正常温度还要高的时候,才会使植物分泌出一种稠状或凝胶状的液体,这种液体又长时间深埋,历经时间的岁月慢慢的挥发其成分后,历经氧化,才形成树脂化石。虽然这样形成的化石没有石头那样的坚韧,但是也是在经过几百年到几千万年的洗礼后化石,我们通常称其为有机化石,与其相类似的有煤精等等。
如果树脂油低落在的地方里面参夹着树脂,小昆虫等那样的琥珀就很具有价值了。我们通常在琥珀售卖专柜上,在一块琥珀中会有一些小昆虫,树叶碎屑等,这就是当时松树油滴落下来时候刚好覆盖在小昆虫或者树枝上,这样小昆虫就不能动了,直至松树油完全覆盖了它之后在经过长时间的洗礼,直至松树油变得坚硬而呈现透明状时,而在松树油之中的小昆虫还如几百年前一样的栩栩如生。

回答4:

数千万年前,植物分泌出来的树脂汇聚成聚合体,在滴落的过程中遇到了昆虫、树叶、泥沙、水和空气。
随着气温和压力的改变,树脂缓慢质变,成为不稳定的树脂化石,经过漫长岁月的石化,形成了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