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却不以为然。
记得小时候我们看过很多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等等,里面全部是俄国人,却全部配成了中文,但我们一点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还是看的津津有味,接受了教育,陶冶了情操,娱乐了身心。甚至很多经典台词深入人心,至今流传。比如,后来的国产电影《顽主》中葛优扮演的杨重说的一句幽默台词:“他已经不咳嗽啦”,就是引自《列宁在一九一八》。张伐老先生配的列宁的语气,至今回荡在耳边,仿佛列宁说话就是那样的嗓音。同样,我们很多经典的描写抗战的老电影,剧中扮演日本人的演员也是讲一口中文,我们不依然没有感觉有任何不妥吗?
本人二十余年前曾经留学日本,至今还可以讲一口相对流利的日语,但我相信,无论是发音、用词还是语法结构,特别是发音,日本人一听就知道是外国人在讲日语。我学了多年日语,还有留日经历,自认为是个好学生,况且有这样的感觉,更不用说现用佛现烧香的演员了。我也留意过,剧中演员所讲日语的用词和语法基本上还是正确的,这一点不难,请个日本顾问或者日语专家把把关还是可以的。关键是发音,人家替代不了演员。于是就出现了现在这样的局面——会日语的中国人听不懂,日本人听着发音可笑。要知道,剧中该说日语的可不是中国人,而是穿着日本军装的“太君”啊。至于剧中请一些会讲中文的日本留学生扮演日本军人,对着中国人讲着蹩脚的或者发音不准确的中国话,这一点都不奇怪,反而倒是符合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