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杀技1:记主要生成物
实例:① 3Fe(OH)2+10HNO3 == 3Fe(NO3)3+NO↑+8H2O
② Cl2+2NaOH == NaCl+NaClO+H2O
③ 2Na2O2+2H2O == 4NaOH+O2↑
④ 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过目不忘原理:减少记忆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由反应物、生成物和计量数三部分构成的,反应物由信 息提供,计量数通过观察法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因此任何化学反应方程 式只需记住主要生成物即可。
适应范围:少数需要死记硬背的化学方程式,
如: ① 同类反应中的典型反应
② 同类反应中的特例反应
③ 第一次见到的新反应(通常也是同类反应中的典型反应)。
必杀技2:同类反应记通式,同类物质记典型
实例1:中和反应 HCl+NaOH == NaCl+H2O ↓
↓
反应实质 H++OH¯ == H2O ↓
↓
反应通式 酸 + 盐 == 盐 + H2O ↓
↓
类比拓展 所有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例2:过氧化物 H2O2(代表物)、Na2O2、BaO2、CH3COOOH等
↓
结构特点 都含有-1价的氧元素(不稳定价态)
↓
反应特点 ① 发生歧化反应,-1价的氧 →-2价的氧和O2
② 遇还原剂,-1价的氧 →-2价的氧
③ 遇强氧化剂,-1价的氧 → 0价的氧(O2)
过目不忘原理:分类记忆,以一当十
同类反应的原理相似,常可用一个通式表示,记住一个通式就记住了一类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类物质的性质相似,记住典型物质的性质,也就记 住了一类物质的性质。这样就做到了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
适应范围:所有反应
必杀技4:违规反应不违理——理解万岁
实例:① 中和反应的通式是 酸 + 碱 == 盐 + 水
但3Fe(OH)2+10HNO3 == 3Fe(NO3)3+NO↑+8H2O
解释:除发生中和反应外,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② 含氧酸分解一般通式为 含氧酸 == 酸性氧化物 + 水
但 4HNO3 == 4NO2↑+O2↑+2H2O
解释:4HNO3 == 2N2O5+2H2O,生成的N2O5不稳定,会继续分解: 2N2O5 == 4NO2+O2,总反应是上述两个反应的综合。
③ 大多数硝酸盐分解的通式:硝酸盐 == 金属氧化物+NO2+O2 但 2AgNO3 == 2Ag+2NO2+O2
解释:因Ag2O不稳定,继续分解成Ag和O2
④ 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但 SiO2+4HF == SiF4↑+H2O
解释:SiO2不与一般酸(即H+)反应,但SiO2中Si的易与HF中的F 结合成SiF4,反应的实质是Si与F结合成SiF4。
类似反应还 有:Si+4HF == SiF4↑+2H2↑
Na2SiO3+6HF == 2NaF+SiF4↑+3H2O
⑤ 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但工业上用钠与氯
化钾反应制取金属钠:Na(熔融)+KCl △ ==NaCl+K↑
解释:绝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控制温度使钠熔融,使钾变成
蒸气挥发,就抑制了K与NaCl的反应(K与NaCl不接触),
促使Na与KCl反应。该原理在化工生产和实验中被广泛应 用:如制取金属钠除电解法外,还可用镁(或铁)与熔融的NaCl
反应来制取;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 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而抑制逆反应的发生
过目不忘原理:违规反应是指不符合反应通式的反应,这类反应比较特殊, 必须强化记忆。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有其合理性,掌握违规 反应的反应原理对记忆违规反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违规反应的特点:
① 特殊物质(最活泼物质、最不活泼物质、不稳定物质等)的反应常违规
② 违规反应往往是两个或多个反应的叠加;有些是特殊物质的特性
③ 从违规反应中可以发现更多的反应原理,利用发现的原理可以更好地 掌握化学反应,解决学习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重要提示: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其思维方式和记
忆方法以理解为主,与文科以机械记忆为主存在很大差别。有些化学基础扎实的 同学认为化学方程式不需记忆,而那些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往往为记住化学方程式
而焦头烂额,其根本原因在于是否掌握了化学反应原理。因此记忆化学方程式最 根本的方法是掌握化学反应原理
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领
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
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二、归类记忆
根据知识系列或反应类型或物质类别记忆,使零散的知识通过归纳成有规律可循,以重点物质为中心的知识网络。
三、联系实验现象记忆
如何记忆初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枯燥难记,如何使化学用语的学习有声有色、兴趣盎然,可联系实验现象记忆。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
燃硫入氧,燃烧变旺,
火焰蓝紫,美丽漂亮,
产生气体,可真够“呛”。
磷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
红磷燃烧,可真热闹,
浓烟滚滚,亮似“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