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死在一棵树上”在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拟有以下三种心理状态:
1、笃定心理:笃定源于吴越方言。即:有把握,从容不迫的意思。在水浒传第廿十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中婆惜得到晁盖等人与宋江往来的书信,她“笃定”抓住了宋江的死穴,兴奋地喊道:“好啊!我只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其语境特别“笃定”,自认为绝对有把握将宋江完全控制于掌股之中(过度自信);
2、执着心理: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亦指对正确理念的坚守与坚持。1896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居里夫人决心研究这一不寻常现象的实质。她先检验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化学元素,发现了钍和钍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断定,铀矿石除了铀之外,显然还含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他们就确定,在铀矿石里不是含有一种,而是含有两种未被发现的元素。1898年7月,他们先把其中一种元素命名为钋。1898年12月,他们又把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为了得到纯净的钋和镭,他们进行了艰苦的劳动。在一个破棚子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了三年零九个月。自己用铁棍搅拌锅里沸腾的沥青铀矿渣,眼睛和喉咙忍受着锅里冒出的烟气的刺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提炼,才从几吨沥青铀矿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镭。由于发现放射性物质,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坚守正确的信念);
3、任性心理:指听凭秉性或有情绪支配行事,性格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形骸,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恣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