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有多少院校分院

具体点,总共多少个,什么学院名称最好是有联系电话,
2025-02-25 18:29: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已有百年办学历史,1999年4月组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设有教育学系、教育技术学系、学前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心理指导中心等。2007年,学院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现有教职工近百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77人,在职教授20人,副教授2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16人、在读博士学位教师8人;学院先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入选者1人,省级人才入选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师德之星3人、教学名师2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 学院现有教育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两个博士点,在校博士生10人;同时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10个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基础心理学3个硕士点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三个方向)、高校教师硕士(教育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和MPA硕士教育管理方向,在校各类硕士生400多人;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教育学(1954年始招,下同)、教育技术学(1979年)、学前教育学(1986年)、心理学(2000年),其中心理学专业为校级品牌专业,教育学专业为省二类重点专业,在校本科生近700多人;另外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历本专科在校生3000多人。除了承担本院各类学生教学任务外,学院还担负全校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 学院拥有1个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福建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创新研究),2个省级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1个省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福建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1个校级重点学科(比较教育学),办有学术期刊《中外教育》。教科院成立后,教师的综合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多、质量好、层次高。2004年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3项,累计科研经费达261.5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著作、教材65部;发表教育科研论文325篇,其中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等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104篇;获各级各类奖8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有28项,包括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五年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350多次,其中派出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达300多人次,请进专家学者50多人次,多次成功主办或承办高级别、高层次的大型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在教材建设中,我院《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被列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有效学校》、《解读教与学的意义》三本教材被评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我院《高师公共教育学与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为省级精品课程,《教育心理统计与测量评价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前教育学》、《中国教育史》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本科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率,2005年以前四个师范专业就业率达100%,2006届各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7%,2007届各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7.27%。 当前,学院作为福建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改革研究基地,正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为平台,以省、校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为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而努力。 教育学类专业 本专业学生在二年级分成教育学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 教育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较强的教学、科研、管理和辅导能力,能够从事教育理论工作,引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潮流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教育通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2.主干课程:教学论、教育统计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德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等。 3.非主干课程:课程与教师、教育经济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导论、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儿童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 学前教育专业 本专业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科研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并为东南亚国家培养合格的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幼儿教师。 主要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2.专业主干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家庭教育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游戏理论、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评价、语言教学法、数学教学法、科学教学法、美术教学法、体育教学法、音乐教学法等。 3.专业技能课程:琴法、幼儿声乐、幼儿玩具制作、幼儿舞蹈、幼儿舞蹈创编技法、Authorware课件制作等。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能胜任各级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以及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各级电教馆及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开发和管理、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到宣传部门从事影视制作与编导工作,到信息产业部门从事应用型研究与开发工作。 主要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技术导论、教育传播学、通用技术导论、模拟和数字电路基础、数据结构等。 2.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电声系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等。 3.专业技能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开发、摄影艺术与技术、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Visual Basic等)、网页制作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等。 (三)心理学专业为我校本科品牌专业。专业介绍详见我校本科品牌专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