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拿下中国CMA管理会计考试比较困难,但是还是有可能性,技巧如下:
1. 研读方法
虽然事实上CMA考题变化很大,大多题目似乎未曾相识。 往往要思考过才可顿悟。然而有系统地作题目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每一个Part至少要作一千题以上才足以充份掌握所有题型之变化与脉动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最好将题目打印出来,一一组织有系统的研读,同时归纳出题型与变化,而且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再三检查了解原因 (一步一脚印,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怕麻烦),考前再补强弱点,然后题目至少做三至五次直到熟练度达到又快又正确为止。
2. 考试时间规划
考试时的时间预算很重要。 CMA考试3小时110题,时间安排要好。先稳下来后信心自然涌现,当然时间压力一直存在,对于没十分把握但依经验或直觉可将答案删至两个可能解者,应先判断是否有陷阱存在,再选自认为正确者,同时Mark起来。而对于陌生或太长的题目还是要浏览一下,先看题目到底在问什么,尝试了解考试范围属于哪一单元?尽可能把全部题目做完,至少每题皆要填入答案,多做一题多一分上榜的机率。若题目已做完一遍,再回头做Mark部分, 重新想一想原先判断答案是否有不周详的地方, 往往经第二次思考后观念会带出来。
3. 解题技巧
(1) 看题目要胆大心细不要慌张,特别小心细节部份,例如:年/月、金额/数量、投入量/产出量、“Except” 、 “Least”,因为一旦没看清题意,接下来的时间将白费了,对得分没贡献,机会成本太大。
(2) 四个答案中有可能有解题时所产生之中间性数据而非正确答案,小心勿功亏一篑。
(3) 有的题目不用算到最后而只求中间性数据即可,看清题目所问,别埋头猛算。
(4) 有的题目看似计算题,但判断合理性即可,不用浪费时间于其中。
(5) 平时有系统地做题目,累积实战经验方为上策。
事实上CMA考试基本上是偏向英语文化背景的考试,对于英文非母语之国人参加 CMA考试的困难点,部分问题出现在英文阅读能力与商业背景上,平时多做阅读与测验,同时加强专业知识,以旺盛的企图心与恒心毅力应可以水到渠成顺利过关的。
1.实在理解不了的公式背下来。
2.注意新纲修改和增加的内容,通常是重点,特别是重要章节的改动部分。
3.最痛苦的事不是猜不出考什么题,而是猜到了,考试时却不会做。
4.如果连书上的例题都不会做,建议不用去考试。
5.考过一门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6.考试出门时千万别忘了带证件,笔和计算器都可以借,证件不可以。
7.熟练并准确地操作计算器对考试有一定帮助。
8.多步骤的题要一步步做。
9.越是会做的计算题,越要小心计算,因为很少有时间让你验算。
10.以前的考题要好好研究(找到以前有评分标准的答案,看如何答题,看如何给分)。
11.上年出了大题的地方,今年可能还会出题(一定注意重点章节的理解)。
12.就算看不完题,也要看一看题后的提示和条件再做题(如问的什么,有何提示等等)。
13.一旦报名,就要100%投入和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不然就把钱留着撮几顿。
14.不要用“我报名只不过想学学”来搪塞自已和别人,吃亏的是你自已。
15.不要总怀疑参考书答案印错了。
16.最可怕的不是题目有多长,而是题中的一小问不会做(一旦错了后面就完了)。
17.不要相信我就看过一遍书做了两套题就考过了这种话,他可能每天学习到凌晨1点。
18.越早考越好。
19.基础较差建议要听课。
20.一个好的老师会让你事半功倍。
21.把考题做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先把会做的都做完。
22.每天上下班的车上回忆一下看过的要点、公式或听录音。
23.把书上关上默想一遍,比把书再看一遍更有效。
24.考完一科后,不要看书和讨论,准备下一科。
25.做一个好的计划,对考试会有帮助,计划要有一定时间弹性,因为有时你无法控制自已的时间,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停修改。
26.不要钻牛角尖,想研究等考完以后再研究。
27.知识改变命运,不要指望考CMA可以改变命运,但它的确可以改善命运。
28.会做事和做人比会考试强一千倍。
29.能够比CMA更快拿下的国际权威财经证书是不存在的。
30.能细心读完的考生,是考CMA的有心人,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