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当蜀国的皇帝,蜀国会如何?

2025-02-24 06:38: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看过易大哥的《品三国》没?诸葛亮有个伟大的理想就是《出师表》里的16个字:“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六次的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总体说,可谓劳而无功,得不偿失。

因为势所必然。排除其它因素不说,就算诸葛亮真取代了刘阿斗,蜀国还是会灭的。

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国。
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士族阶级当中的士人,有的人拥护,有的人观望,有的人反对,是曹操当时的政治弊端。在赤壁之战后,原本与士族阶级的矛盾更加激烈了。可是到了曹丕建立新政权,接受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与士族之间和解了,士族阶级已经支持曹魏政权了。于是原本曹操时代的内外忧困,现在已经没有阻碍了,而且曹魏有三分之二中国的领土,兵多力强,并不是诸葛亮伐几次中原就能推倒的。

第二,益州非进取之地。
蜀汉虽然是汉室正统,但实际情况不过是据守一州,偏霸一方。其实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对刘备、诸葛亮来说,是幸运但同时也不幸。幸运的是他们从此有一片安身建国之地;不幸的是益州之地,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剑阁之守,夔门之险,再加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挡住了敌人,也封闭了自己,避难守城则可,冲出门图天下难。

第三,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诸葛亮执政后,虽然他的以身作则和依法治国赢得了蜀国上下臣民的爱戴,可是当中也有一些士族还对诸葛亮还存在一些矛盾。前面说过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士族拥护曹丕,可是诸葛亮没有实行这种制度,使得士族的根本利益受到诸葛亮的遏制,也正是这个矛盾,最终导致蜀汉的灭亡(这是诸葛亮就算当了蜀国皇帝,蜀国最终还是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还有诸葛亮本人并不具备统领三军夺取天下的将才。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个杰出的军事家。这一点是早有定论的。《三国志》的陈寿也说得很清楚:“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优于他的军事才能。要他治国绝对一流,要他设奇兵鬼谋就不是强项了。

以上三点,曹魏非速亡之国已失天时,益州非进取之地也失地利,甚至诸葛亮这边都失了人和,这是注定诸葛亮终不能成功兴复汉室的主要原因。

回答2:

刘备知道孔明不会篡位的,而且也做好了后面的安排,之所以蜀国会亡表面看是因为刘禅的无能,其实要不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消耗了国力,蜀国也不会这样

回答3:

会众叛亲离,灭亡的更早,毕竟蜀汉政权的口号是浮报憾事。

回答4:

个人认为:蜀国没有六出祁山,也会灭,从诸葛亮进四川,就注定了,
至于以后谁做主,也就无所谓了!!

回答5:

诸葛亮当了皇帝后
可能亡国的更快,他即位后一定有人来除他,而且不只是蜀过的人就连东吴和曹为也可能讨伐他,这个局面内忧外患,相信凭武侯的能力不好处置这个局面啊吧
搞不好几个蜀国的太监合谋杀了他,然后在投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