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打败张鲁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拿下刘备,却用得陇望蜀来推辞呢?

曹操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拿下刘备呢?
2025-02-23 13:24: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主要是曹操疑心太重,他吸取了赤壁之战的惨痛教训,因此不敢再贸然进攻蜀国,于是就用得陇望蜀来进行推辞。其实曹操也有想过要一举拿下刘备,但毕竟刘备身边也有着许多能臣猛将,曹操担心这可能是刘备设下的圈套,因此他才会白白浪费了这个好机会。

汉中原本是张鲁的地盘,然而还是敌不过曹操的大军,因此张鲁只能选择投降。那个时候刘备刚拿下西川的地盘,还没有站稳脚跟,而汉中与西川的位置十分接近;因此对于曹操来说,选择此时进攻西川的话是最好的机会;虽然周围人都在劝曹操赶紧行动,但是曹操却转身就离开了,根本不理会谋士们的意见。



其实曹操也有着自己的顾虑,毕竟他的对手刘备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之前曹操就是因为过于自信,认为孙刘联盟很容易对付,才会导致他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再加上曹操轻易地拿下了汉中的地盘,让他的疑心病又开始犯了,他不敢再轻易进攻刘备的地盘,于是曹操就这样给了刘备喘息的机会,等到醒悟的时候已经晚了。

只要曹操能够果断一些,也许三国的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毕竟以曹操的能力,再给他多一些的时间,他必定能够解决刘备和孙权,然后将整个天下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惜曹操还是迟疑了,才让刘备得以拥有自己的地盘,从而导致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回答2:

战争有时候并不是想打就打的起来的,战前预想与结果也不会完全一致。
比如袁绍在打官渡之战前,田丰与许攸二派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能从结果论来评论那派说的正确,袁绍军也不是注定必然在官渡失败,一切都是看战争过程决定。
赤壁之战也是如此,曹操在占领了荆州后,还想顺势吞下东吴,而贾诩等人则反对曹的激进,结果赤壁不能说是曹操绝对的失败,只能讲天不予取,似乎各种条件不使曹操得胜。
汉中之战也是如此,非要说曹操保守,刘晔司马懿正确么?肯定也是不全面的,毕竟曹操不止刘备一个敌人,巴蜀也是个闭塞的地势,进攻容易,撤退就难了,东方濡须口孙权像打了鸡血,也一直在和曹军开战,荆州关羽后来的威震华夏,曹操考虑的多些,不愿得陇望蜀赌国运,也是稳重的想法。
统一国家的事业,有时候并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比如苻坚这种不信邪的想要人定胜天,结果就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鲜活例子,曹操的稳重保守,事后看来其实没错,真攻入巴蜀了,刘备必然不惜民力与曹操死磕,刘备就是那种极枭雄的忍主,历史上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事,说的正是刘备统治下的益州,曹操未必能顺利夺取巴蜀。

回答3:

因为曹操还要提防东吴的力量,北方还不是很温定。

回答4:

我觉得应该是曹操用的计策吧,让对方觉得自己满足了,背后再加把劲趁机攻打。

回答5:

因为直接拿下刘备也会耗损自己的兵力,曹操还得提防其他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