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是月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所以农历年跟天文年相差较大。农历常年有十二个农历月,有 353,354,或者 355 天,比天文年少大约 11 天。为了跟天文年同步,每隔三个农历常年左右,必需设一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添加的这个月叫闰月。
农历年由 24 个节气来确定,节气则由太阳的角度来确定。农历的第一个节气叫雨水,定在太阳的角度为 330 度的日子。其余的 23 个节气分别定在太阳的角度每变化 15 度的日子。24 个节气中有 12 个是主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农历闰年闰月的确定规则有两条:
一:冬至必须落在农历冬月。如果落不上,腊月之前就要添上一个月,成为闰年。
二:如果是闰年,冬月后边第一个不含主节气的月份定为闰月。闰月使用前一月份的名称。
大家知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个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一年间,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时近时远。地球离太阳远时,是公历6月左右,运动慢,所以两个中气的间隔长,最长超过31天。按之前平均30.5天的长度算,月份中不含主节气的可能性大,闰月可能性就大。所以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机会多,闰七、八、九月机会就偏少。立冬以后,地球运动快,中气间隔短,最短时只有29天多一点,比农历一个月还短,所以十一月、腊月不含主节气的可能性更小,正月中没有出现不含主节气的机会,所以没有闰正月。
一:冬至必须落在农历冬月。如果落不上,腊月之前就要添上一个月,成为闰年。
二:如果是闰年,冬月后边第一个不含主节气的月份定为闰月。闰月使用前一月份的名称。
大家知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个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一年间,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时近时远。地球离太阳远时,是公历6月左右,运动慢,所以两个中气的间隔长,最长超过31天。按之前平均30.5天的长度算,月份中不含主节气的可能性大,闰月可能性就大。所以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机会多,闰七、八、九月机会就偏少。立冬以后,地球运动快,中气间隔短,最短时只有29天多一点,比农历一个月还短,所以十一月、腊月不含主节气的可能性更小,正月中没有出现不含主节气的机会,所以没有闰正月。
一:冬至必须落在农历冬月。如果落不上,腊月之前就要添上一个月,成为闰年。
二:如果是闰年,冬月后边第一个不含主节气的月份定为闰月。闰月使用前一月份的名称。
正常是l9年,历法是19年7闰最标准的,比如57年闰八月,19年后76年也闰八月,再19年后的95年闰八月,但是再19年后的2014年闰九月
闰年四年一次,闰月12个闰年一轮回,故48年一轮回,但非闰年闰月也有6月,故1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