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A调怎么调出来?

2025-04-04 16:23:2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古筝A调可以用“移马转调”调出来。

在古筝的常用转调中(移马转调),大致可分为:

1,筝马右移转调,也就是将原弦位的音高升高半音而成。大致有如下几种:D转G,G转C,C转F,F转降B。

D转G:将四号、九号、十四号、十九号弦都向右移半个音即可,也就是将D调下所有的3都升高变成D调下的4。转调后原先D调下的4(就是刚才右移的筝马所在的弦位)变成了新调G调下的1,其余音阶类推。

2,筝马左移转调,也就是将原弦位的音高降低半音而成。大致有如下几种:D转A,A转E,E转B。

D转A:将一号、六号、十一号、十六号弦左移降低伴音,即将D调下1降低为7,移马弦位则成了新调A调下的3。其余音阶类推。

筝马右移转调,根据DGCF降B的顺序递转,右移筝马均是上一相邻调式下的3,每递转一次,上一相邻调式下的移马弦位均是移马后调式下的1;筝马左移转调,根据DAEB的顺序递转,左移筝马均是上一相邻调式下的1,上一相邻调式下的移马弦位均是移马后调式下的3。

扩展资料: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

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

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筝

回答2:

在古筝的常用转调中(移马转调),大致可分为:1)筝马右移转调,也就是将原弦位的音高升高半音而成。大致有如下几种:D转G,G转C,C转F,F转降B2)筝马左移转调,也就是将原弦位的音高降低半音而成。大致有如下几种:D转A,A转E,E转B另:要从D调直接转成C调、E调等不与D调直接相关的调式,那就……还是举例吧:D转F:先从D转成G再从G转成C再从C转成F,成了!哈哈!!!也就是说,要一步一步走,慢慢接近目的调式的相关调式。其余的类推。我们先以D转G为例:将四号、九号、十四号、十九号弦都向右移半个音即可,也就是将D调下所有的3都升高变成D调下的4。转调后原先D调下的4(就是刚才右移的筝马所在的弦位)变成了新调G调下的1,其余音阶类推。我们再看G转C:刚才我们已经将D转成G了,若要从D直接转成C必须经过G。我们也许都背过,D转C,要将二号、四号、七号、九号、十二号、十四号、十七号、十九号弦右移。这就是心法啦~不过呢,只要将“DGCF降B是右移,DAEB是左移”背出来,转多远都难不倒你啦!!!哇哈哈哈哈。转回正题:我们知道二号、七号、十二号、十七号弦是G调下的3,G转C,就是将G调下的3升高成4,转调后,G调下的4就成了C调下的1。说到这里,应该有些眉目了吧?需要将筝马右移转调的调式,在原调基础上将原调下3升高半音成为4,即成目的调。但这仅限于两个相邻调,如D-G,G-C,那么不相邻调式转换怎么办呢?那就根据DGCF降B的顺序递转。关于筝马左移转调,也举一例:D转A:将一号、六号、十一号、十六号弦左移降低伴音,即将D调下1降低为7,移马弦位则成了新调A调下的3。其余音阶类推。A转E:将三号、八号、十三号、十八号弦,左移降低半音,即成E调,移马弦位则成了新调E调下的3。也就是说,需要将筝马左移转调的,都是将原调下的1左移降低半音到7而成的。上述仅限相邻调式,若为不相邻调式,则要根据DAEB的顺序递转。总结起来,筝马右移转调,根据DGCF降B的顺序递转,右移筝马均是上一相邻调式下的3,每递转一次,上一相邻调式下的移马弦位均是移马后调式下的1;筝马左移转调,根据DAEB的顺序递转,左移筝马均是上一相邻调式下的1,上一相邻调式下的移马弦位均是移马后调式下的3。解释下什么是相邻调式:首先要讲调的五度循环:将各调按纯五度音程关系排列成一个圆,周而复始,这就是调的五度循环。(关于音程和和弦请参看本版各乐理基础知识帖,这里不再赘述。)循环如下:从C调往上——G调——D调——A调—— 调——B调——#F调——#C调,每产生一新的调,调号中就增加一个升记号从C调往下——F调——bB调——bE调—bA调——bD调——bG调——bC调,每产生一新的调,调号中就增加一个降记号在循环中左右相关的两个调式就称为相邻调式,如C调和G调等等。古筝的转调原理:我们知道在音乐中的C大调音阶是:1-2-3-4-5-6-7(唱名)即C-D-E-F-G-A-B(音名),其中3-4和7-1之间是半音关系,也就是说把C音作主音(1)而建立的音阶。如果我们要转到G调就必须把G作主音(1)而建立起音阶即:5-6-7-1-2-3-4 ,G-A-B-C-D-E- F,我们把C调音阶和G调音阶并联起来,就可看出:G调中F和G是大二度关系,必须将F音升高半音F和G音变成小二度(#F)才是G调音阶,其它调均如此参照。

回答3:

回答4:

用调音器,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