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淀粉酶属于蛋白质,由基因控制合成.所以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因为小麦种子中含淀粉丰富,萌发时形成大量淀粉酶,所以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进行酶液的提取.
(2)根据实验步骤,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3)因为试管4的温度为60℃,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说明60℃时该酶的活性比其他实验温度下高,而不能说明比40℃至80℃间的其他温度下活性高,因此不能肯定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由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了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所以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4)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并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温度为0℃下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α-淀粉酶失去活性.
答案:(1)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基因的表达 小麦种子中含淀粉丰富,萌发时形成大量淀粉酶
(2)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3)不一定 该实验只能说明60℃时该酶的活性比其他实验温度下高,而不能说明比40℃至80℃间的其他温度下活性高(或需进一步在40℃~80℃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比较其他温度与60℃时该酶的活性) 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了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
(4)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温度为0℃下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α-淀粉酶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