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

2024-11-19 15:19: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教育孩子的价值观念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以身作则,平时要多和你的孩子探讨价值观念。此外,我们可以去让孩子参与一些讨论和讲座来接受价值观。以身作则。孩子们经常把成年人当作榜样,培养价值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模仿。讲述过去经历的故事。告诉我你的童年生活,你在培养价值观过程中的得失。教授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让孩子们知道价值观是如何产生的,他们才能理解价值观的重要性。制定规章制度,培养责任感。当一个孩子违反或忽视你的规则时,他应该受到适当的惩罚。

父母是孩子行为标准的参照。一般来说,有强烈表达欲望的儿童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会跟着做,形成表达一切的习惯。当父母觉得他们的孩子太善于表达时,他们应该首先反省自己,看看他们是否行为不端并有这种习惯。如果是这样,及时纠正你的习惯,保持低调,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低调,正确恰当地表达自己。

知道还有谁对孩子有影响。你不能也不应该完全保护你的孩子免受外界影响。然而,你应该了解对你孩子成长的外部影响,包括他人教给你孩子的好的或坏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其他影响包括亲戚、老师、教练、朋友和朋友的亲戚。理解这些人的价值观。没有必要完全避免儿童接触相反的价值观,但有必要确保相反的价值观不会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

保持好习惯。一个好习惯就像一大笔钱存在银行里,让孩子们享受无穷无尽的生活利息。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从每天的习惯、一言一行和每件事中反映、检验和叠加出来的。

回答2: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人们常说,分分分,小命根。考重点上大学,将来才会有出息。面对考试,许多家长对孩子抱有厚望,一遍遍不厌其烦的督促上进,无形中给孩子很多压力,但是,孩子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才是真正的赢家。家长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健康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许多急功近利的家分数真的很重要吗?
我们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上重点,上大学就是万事大吉,孩子的其他要求根本不重要。可是,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单一的智力方面发展。还有很多方面的需求。现在很多孩子学习成绩虽然很好,可是心里发生了问题,接过成不了财。这些孩子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在成长中需要家长帮助解决的问题没能及时得到解决。同样在分数和成绩大棒的挥舞下,现实社会常常会出现一些高分低能儿。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理比名次重要,而家长的涌现付出,比简单的给予重要。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人格健全的人,就要让孩子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既要有成功的经理,也要有失败的经理,家长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起责任,那就要想明白自己培养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考试及其。反过来说心态好,充满自信的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各方面优秀,社会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不能如愿以偿的事情。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他的盛水量,不缺绝育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些在重压下长大的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是内心世界仍然被自卑笼罩。所以家长千万不能让自己过高期。
健康成长比成绩分数重要,一次考试只是人生长袍的一个阶段,一次没考好还有下次,父母只要告诉孩子,尽力就好。不要刻意给孩子定下目标。队马上要考试的学生。家长应该让孩子主管去参加考试不要想结果,人生的道路上,只有赢得起输得起的人才是最大的赢。
再则读书使人明智,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我认为更重要。孩子看看格言等杂志,或者读一些古人的范例,多关心一些国家大事,同时从旁引导,循循善诱的教导孩子,切忌不要讲一些大道理,把你认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来,做出一个表率作用,让他自己去思考,同时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孩子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不要过于强制性的要求什么,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比较叛逆,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他明白凡是尽力而为就可以……
人类的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他们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求知欲强,此时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正当其时。
因中学生年轻、好奇,对有些事物还缺乏科学的鉴别能力,一些不良的思潮会冲击中学生的意志和行动,导致形成一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吻合的言行,在一部分中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厌学。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和压力,不思进取,厌学情绪严重;二是价值观念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受社会集体的束缚,个人主义泛滥;三是贪图享乐,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严重;四是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这些都从反面说明了加强中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十分迫切和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情况,到底如何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里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是要让孩子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客观地看待问题,就是说要实事求是。这一点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其实人从一开始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同样的事物,对于一个人的认识价值和意义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客观地、中性地看待事物,不先入为主,不唯我独尊,也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对事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必要的冷静和理智是一个人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要让孩子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客观地看待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一事当前,既看到这一事物的长处、好处,也看到这一事物的短处、坏处。不盲从、不极端、不冲动。这当然不是说一个有着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就不能有感情,就不能有七情六欲,而是说我们需要在多数时候保持平和的心态,在顺境面前不忘乎所以,在逆境面前不自暴自弃,始终对世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保持清醒的判断和积极的态度。
三是要让孩子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人们都说:“与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尽管我们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勤奋,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踏实和勤奋便是最起码的美德,学会勤奋,就是拒绝好逸恶劳,就是学会自食其力。
四是要让孩子富有爱心和勇于承担责任。现在的教育,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知识的“灌输”上,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我们的教育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使得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缺少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责任心。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这样一个理想状态:不但增长了孩子们的智慧,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感情;不但培养了学生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愿望,也提升了学生承担责任的信心和勇气。
五是要让孩子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会变得日益功利和短视,他的目光会越来越短浅,视野会越来越狭窄,精神世界越来越荒芜。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精神追求的人,终日为世俗所劳累,为琐事所羁绊,他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亦会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看待事物的态度自然也就少了几分冷静、客观和理智,生活便会失去应有的宁静与从容。远大的理想抱负、崇高的精神追求,可以帮助我们从更远的历史视角、更广的社会视野观察和分析眼前的事物。减少盲目、摒除急躁,不但听从于客观规律的指引,也听从于内心灵魂的召唤。把有限的时间和生命,真正用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来。
可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但做到上述五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兼有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当前,对中学生家长来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至关重要,是培养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前提。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仅仅学习成绩好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掌握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树立为祖国和民族奋发学习、积极进取的志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
这样的孩子才是优秀的对社会有用的孩子!才是国家真正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