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八年,权倾朝野威风凛凛的辅政大臣、一等公鳌拜,被康熙帝玄烨捉拿问罪。造成这一重大案件的根本原因是鳌拜结党营私,擅权专横,他的所作所为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不利于康熙的乾纲独断,而且也从不把康熙放在眼里。小皇帝康熙受了鳌拜那么多气,后来康熙布局,一举擒拿鳌拜,鳌拜成了阶下囚。
收服鳌拜后,康熙如释重负,可是想到鳌拜在朝为官数十年,鳌拜虽然倒了,但是其党羽肯定不少。为了不出别的意外,他立刻就想要把鳌拜斩首,可事实是,并没有。康熙仅仅是把鳌拜关进了大牢。康熙为何不杀鳌拜呢?
根据历史记载:“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也就是说,当时的鳌拜是要被诛九族的。不过鳌拜本身没有篡逆的实际证据。康熙念其战功赫赫且又年老的份儿上。才没有杀他,只是将他囚禁。
鳌拜早年时期屡立战功。顺治帝登基之后,多尔衮为摄政王权倾一时,皇权岌岌可危。这个时候鳌拜站在了皇权一边,对抗多尔衮,在这件事上鳌拜也是立下了大功。康熙是一代明君,虽然痛恨鳌拜,同时也敬重鳌拜。鳌拜虽然弄权,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谋反。鳌拜在狱中请求拜揖圣上,鳌拜脱衣露出全身伤疤,皇上见后于心不忍。
不杀,情理之中。反而能证明康熙的心胸宽广,能够收买到更多的人心。况且鳌拜谋反本身就是莫须有的罪名,只是粗人做事并无意谋反,至少被抓时没有,康熙身为天子也忌重臣。杀,会不服众,毕竟鳌拜的党羽众多,不可能一下全杀光,所以康熙在处置鳌拜的事情上,还是很有智慧的。当鳌拜在监狱中度过的第一个月,就是他一生经历的两起两落的最低谷。他天天在想为什么,越想越生气,越生气越想,最后被自己活活气死在监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