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海网约车八成不合规,为什么整改了那么多次还会这样?

2025-04-09 00:11:4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这已是上海市对网约车平台的第二轮检查。6月13日,上海市发生网约车司机肇事逃逸案件,相关部门次日约谈滴滴,要求其在6月底前对平台上的无资质注册车辆进行清退。随后,监管部门在7月累计对滴滴、美团等14个平台检查21次,累计开出114张罚单。其中,滴滴出行被罚550万元,美团出行被罚147万元。



虽然各平台尚未给出具体的清退计划,但它们或面临被下架的风险。根据相关法规,针对各大平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况,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将提请通信管理部门,根据执法检查情况依法依规处置,直至作出暂停发布、下架App或停止互联网服务、6个月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处置等处罚。

事实上,早在2017年,网约车新政就已经出台。按照监管的时间表,从今年1月1日起,网约车司机必须通过资质审查,持有“网络出租车经营许可证”和“网络出租车驾驶员证”双证才能在网约车平台上接单。

为符合相关规定,滴滴也曾向司机提出人车合规后能够享受倾斜派单,但实际推进情况并不理想。据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了解,因为合规需要将车辆性质变为营运车辆,直接提高了司机的投入成本,再加上平台抽成比例的提高,许多司机坦言“这笔买卖并不划算”。“无证”司机和车辆,也成为滴滴一直备受诟病的问题。


巨额罚单背后仍无法彻底清退的压力,来自平台原本就短缺的运力。今年7月,为了缓解运力压力,滴滴正式向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开放,接入如祺出行、东风出行、一汽运营的第三方服务商等。此外,滴滴还上调北京地区早晚高峰的打车价格,试图缓解打车难的压力。许多北京地区的滴滴司机表示能够感受到合规的压力,“平台上的封号行为仍在继续”,但是滴滴并没有彻底清退所有不合规运力。


监管之下,合规和运力之间的矛盾成为滴滴始终难以平衡的问题。

回答2:

滴滴出问题多次没有真正痛改前非的原因是因为内部没有真正的管理人才,看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很难,滴滴公司需要重金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回答3:

什么是合规,什么是不合规,先又网约车在先,制服在后,不合规的似乎是规则有些霸王条款,老百姓赚钱不容易,被条条框框狠狠一勒,有些网约车司机的车都是贷款买来的,不跑车拿什么赚钱养家糊口,拿什么还车贷,很多不平等条约针对性太强,让本就生活在夹缝里的老百姓更加苦不堪言了

回答4:

一是滴滴公司整改不到位,二是政府监管不到位。三是司机合规成本太高,能跑就先跑着,四是不少车主是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