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那营养丰富,但过多的让小儿饮用牛奶并不好,其主要原因为:
1.牛奶喝的过多,使小儿减少了其它食物量,从而影响其它营养成分的摄入。例如牛奶中铁的含量很低,且吸收率低,孩子不能摄入足量的铁时,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牛奶喝得太多,体内钙的比例失调,牙齿抗菌能力减弱,容易造成龋齿。
3.饮用牛奶常加白糖,长期服用过量的蛋白质和糖,使小儿维生素B族减少,导致缺钙和铬,而当钙和铬低于正常含量时,会产生近视的后果。
4.有的小儿喝了牛奶后,会出现腹涨,产气,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牛奶的乳糖不能被消化所致。乳糖被消化吸收,必须先通过肠道的乳糖酶把它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1-2岁的小儿,肠道有大量的乳糖酶,能很好的消化牛奶,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小儿的乳糖酶含量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因此,喝了牛奶后就出现腹泻,腹涨等消化不良症状。
1-2岁的儿童,牛乳和豆浆仍为重要食品。由于幼儿乳齿已逐渐长齐,咀嚼消化功能增强,身体发育快,膳食应有更多种食品。每日应供给粮食100-150克,蔬菜100-200克,豆制品100克,鱼肉或肝类50-100克,蛋一个,水果50-100克,油25克,分成四餐。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热量约420千焦。
一斤半就是750毫升,太多了,会影响他日常的吃饭的。
婴儿期至幼儿期(0~7岁),建议都要用专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而不宜直接喝牛奶。因为牛奶本是牛犊的喂养品,作为婴儿的主食品并不完全合适。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虽高于母乳,但4/5为酪蛋白。其中,必须氨基酸较少,形成的凝块较大,难以消化。牛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少,脂肪球大,缺乏脂解酶,不利于消化、吸收;其乳糖含量低于母乳,且以甲型乳糖为主,必须加糖以提高热量。牛奶所含的钙、磷总量高于母乳,但钙、磷比例不当,不利于吸收。
婴儿期至幼儿期(0~7岁),建议都要用专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而不宜直接喝牛奶。因为牛奶本是牛犊的喂养品,作为婴儿的主食品并不完全合适。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虽高于母乳,但4/5为酪蛋白。其中,必须氨基酸较少,形成的凝块较大,难以消化。牛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少,脂肪球大,缺乏脂解酶,不利于消化、吸收;其乳糖含量低于母乳,且以甲型乳糖为主,必须加糖以提高热量。牛奶所含的钙、磷总量高于母乳,但钙、磷比例不当,不利于吸收。
有人肯定会问,以前条件不好,没人吃得起配方奶粉,况且也没有配方奶粉怎么办?那是很麻烦的,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如稀释、加糖、煮沸,才能喂给宝宝。
二十一个月就是快2岁了,已经不是婴儿了,是幼儿阶段了。
只要消化没问题,多喝些牛奶当然有好处,不过牛奶喝的太多,影响到一日三餐的主食时,就要适当限制了。因为任何食物都不可能是营养全面的,牛奶也不例外,比如糖、盐、脂肪等等,肯定无法满足2岁孩子的需要。所以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才能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