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政权的建立过程中做出了哪些正确的决定?

2025-04-23 10:26: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正如刘秀的挚交邓禹杖所说:

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这番话恰恰切中了刘秀的心思。以汉为旗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招揽天下英雄;二是顺应民心民意。


事实上,刘秀一开始也是这样做的。早在宛城起兵时,刘秀就打出“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得到了大批豪强地主和农民军的响应。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我们知道,汉代实行“推恩令”,逐步稀释各诸侯王的封土和爵位。到了刘秀父亲刘钦这一代,只谋得了一个济阳县县令。尽管官位低微,但仍属于名门大族一脉。

刘秀姓刘,这是前提,也是先天优势。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刘秀也不得不这么做。刘秀起兵前,王莽改制已经得罪了大多数人,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这大多数人中谁最有发言权?肯定是以士族大姓为代表的地主豪强。相对于新莽政权,他们更希望回到尽管腐败但日子相对好过的西汉。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汉朝毕竟统治了数百年,大家心里多少都会有所感情的。

这是大势。生逢乱世,如果不顺势而为,就是作死。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当时起义主要分绿林和赤眉。绿林军拥护建立的更始政权,更始帝刘玄是汉景帝时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赤眉军拥立建始帝刘盆子,刘盆子是汉高祖时齐悼惠王刘肥的后代。他们都属于西汉宗室,都可以打出恢复汉室的口号,甚至都有皇位继承权,也都会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但是,刘秀与二者又有所不同。刘秀更懂得协调与地方世家大族的关系,他不断招引人才,最终形成了光武集团;也更懂得谋篇布局,打出了很多类似昆阳之战那样以少胜多的战绩,这是刘秀的过人之处。

综合来看,刘秀以“汉”为国号,顺时顺势更顺人心。所以,最后他成功了。刘秀成功后,一再宣称继承了西汉皇帝的法统,推动了很多与西汉类似的政策。从此,历史上以“中兴”开端的东汉便固定下来。


一百多年后,一个叫刘备的人物横空出世,他也自称汉室宗亲,并以汉为旗号,到处奔走呼号,最终建立蜀汉政权。历史的相似之处着实让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