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
谓 wèi
〈动〉
(1) (形声。从言,胃声。本义:告诉)
(2) 同本义 [tell]
谓,报也。——《说文》
人以谓霍氏。——《汉书·霍光传》。注:“告语也。”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谓安陵君曰。——《战国策·魏策》
谓唐雎曰。
谓岛曰。——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3) 说 [say]
谓,说也。——《广雅·释诂二》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九章·怀沙》
请往谓项伯,言 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不可谓仁。
不可谓忠。
不可谓知类。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诗·小雅》
(4) 评论 [ment on]
子谓 子贱:“君子哉若人!”——《论语》
(5) 称为 [name;call]
谓之文也。——《论语》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谓之天门。——清· 姚鼐《登泰山记》
皆谓之天门。
(6) 又如:何谓(什么叫做);称谓
(7) 认为,以为 [think]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太守谓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予谓菊。——宋· 周敦颐《爱莲说》
(8) 意料 [expect]
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儿也。——《唐语林》
(9) 援助 [help]
故节于身,谓于民。——《晏子春秋》
(10) 通“为( wèi)”。相当于“是” [be]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词性变化
◎ 谓
谓 wèi
〈名〉
意义;意思 [meaning]。如:何谓
◎ 谓
谓 wèi
<;连>
通“为”。因为 [because]
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列子》
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韩非子·解老》
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盐铁论·忧边》
告诉。
例句:
1.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2. 谓安陵君曰。——《战国策·魏策》
3. 称呼,叫作。
例句:
1. 太守谓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3. 以为;认为。
例句:
1.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2. 谓之天门。——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4. 谓之文也。——《论语》
5. 说。
例句:
1. 谓,说也。——《广雅·释诂二》
2.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九章·怀沙》
3. 请往谓项伯,言 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4.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解释如下:
1.告诉。
2.称呼,叫作。
3.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的句子成分。
4.说。
莫知所谓[ mò zhī suǒ wèi ]
莫:不。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出处:《宋书·五行志二》:“义熙三年中,小儿相逢于道,辄举其两手曰‘卢健健’,次曰‘斗叹斗叹’,末复曰‘翁年老,翁年老’。当时莫知所谓。”
一之谓甚[ yī zhī wèi shèn ]
甚:过分。 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谓予不信[ wèi yú bù xìn ]
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出处:《诗经·王风·采葛》:“谓予不信,有如日。”
勿谓言之不预[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
预:预先。指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一经觉察,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称谓[ chēng wèi ]
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分、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母亲、老师、首长等;称呼;述说;陈述。
造句:先学好称谓是最重要的。
谓:对着 译文: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的.——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以上这些至理名言,都充分体现了“扫天下”与“扫一屋”的哲学关系,说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道理.“莫以善小而不为”,“善”再小,也只有积善才能成德.雷 *** 就是从“扫一屋”做起的最好的典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好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