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救虎
苍筤(读音lang二声,‘苍筤’原为竹子初生时的颜色,此为作者假托的地名。)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
以事(侍奉。)佛,甚谨。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呼号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备办。)大
舟,躬蓑笠,立水浒(‘浒’水边),督善水者绳以俟(读音si四声,等待。)。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
平旦(天大亮的时候。),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
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蒙蒙然(眼睛无神的样子。)坐而舔其毛,比及岸,则瞠(读音cheng一声。)目眂(视)
道士,跃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郁离子曰:“哀哉,是亦道士之过也。知其非人而救之,非道士之过乎?虽然,孔子曰:‘观过,斯知仁(人)矣。’
道士有焉。”
翻译:苍筤的溪水汇合流入江。有个道士在(汇流处的)江岸上筑观侍奉神,非常虔敬。一天晚上,山洪暴发,冲走
的房屋塞满溪流漂下来。人们骑在树木上爬到屋顶上、呼号求救的人声音此起彼伏。道士弄来大船,穿蓑衣戴斗笠,站在
水边上,督促熟悉水性的人们拿着绳子等候着。(一旦)有人(漂)到,就投过去木头和绳索拉他(上岸),所保存救活
的人很多。
天大亮的时候,有(只)野兽身子淹没在波涛之中而头浮出(水面),(它)左右顾盼好象求救的样子。道士说:“
它也是(一条)生命,必须马上救它。”船员按照他的话上前(施救),用木头接住让它上岸,原来是只老虎。开始(它)
眼睛无神的样子坐那舔毛,等到它上了岸,就瞪着眼睛看着(虎视耽耽啊!)道士,(然后)跃起扑住他,(将他)扑翻
在地。船员(们)跑来解救,道士方得不死,但受了重伤。
郁离子说:“悲哀啊,这也是道士(自己)的过失啊。知道它不是人而去救它,难道不是道士的过失吗?虽然如此,
(正如)孔子所说:‘看(一个人的)过失,就知道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了。’道士就是这样的人。”
1
原文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
躬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以俟。见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
平旦
,有兽,身
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移船往,
以木引上之。乃虎也。始到昏昏然坐而舔其毛,后则瞠目视道士,跃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
道士虽不死而重伤焉。
2
启蒙读本
文言文启蒙读本
版原文:
苍莨之山
,
溪水合流
,
入于江。有道士筑寺于其上
,
以事佛
,
甚谨。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
,
塞溪而下
,
人骑木乘屋
,
呼号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
以俟。人至,即投木
,
索引之,所存活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
,
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移船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蒙
蒙然,坐而舔其毛;比及岸,则瞠目眂道士,跃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
重伤焉。
3
译文
满是苍莨的山,溪水汇合流在了一起,进入到江中。有个道士在它上面建造寺庙,用来
伺奉佛主,十分谨慎小心。一天晚上,山上发了洪水,水上漂流着房屋,塞满了山溪,滔滔
向下流去。很多受灾的人,有的骑在木头上,有的趴在屋顶上,又哭又喊,向周围求救,那
求救的声音接连不断。道士便准备了大船,亲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站在水边,督促善于
游泳的人拿好绳索等候在岸边。有人被水冲来便投去木头、绳索,把他拉上岸。所救活的人
很多。第二天清早,有一只野兽被冲来,躯体淹没在波涛中,把头伸出水面左右盼望,好像
向人求救的样子。道士说:“这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一定要赶快救它
!
”驾船的人听从他的话
去救。用木头把它接上了船,原来是一只老虎。开始时,它还有点迷迷糊糊,坐着舔身上的
毛。等船一到岸,它就瞪着眼睛看着道士,跳上去把道士扑倒在地。船工们一齐涌上去救,
他才没被咬死,但已经受了重伤。
4
词语解释
道士:从事道教活动的人
漂室庐:使房屋漂起来;意为大水冲走了房屋
乘:登上
躬蓑笠:亲自穿上蓑衣戴着竹笠
俟:等候
索:细绳子
引之:拉落水的人
是亦有生:这也是有生命的。是,代词,这。
舟者:
船夫
应言:用话答应
乃:原来是
蒙蒙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舐:舔
瞠:瞪眼直视
庐:房舍
号呼求救者相连也:大声呼喊企求救命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具:准备,备有
立:站立
水浒:水边
瞥:指挥,督促
善:擅长
至:到达。
即:就
引:拉
而:
连接词
移船往:把船划过去
始:开头,起初
攫:抓
奔救:跑去救援
俟:等待
以:用
过:过失
比: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