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不道德的事例,最好是关于中国人在国外名胜古迹上刻字的,要具体

2025-04-25 12:11: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旅游编辑沈先生说,他2013年5月3日跟随一个14人自驾游团前往埃及旅行,聘请了当地相当有名的中文导游“亚瑟王”。5月6日中午,他在卢克索神庙最里面一个圣殿发现中文涂鸦。“当时导游正要向我们介绍我右手边墙壁上图画和象形文字的故事,我往左手一看,这几个中国字吓了我一跳。”沈先生提供的图片显示,这行字被划在浮雕上一名男性人物的上半身,“到此一游”四字较小、较模糊,“丁锦昊”三个字比较大,“昊”字占了该男性一个腰身。
  沈先生说,整个神庙很大,并没有什么栏杆或者玻璃用来保护神像和浮雕,“感觉3500年的历史触手可及”,然而这也为涂鸦者提供了方便。沈先生说,涂鸦不是刻的,而像是用粉状石块之类的东西随手写上去的。“用水应该能洗掉,但文物最怕水,我不敢。”
  沈先生说,在埃及的中国人并不多,每次看到中国餐馆上的中文,都会感到很亲切,但是这次,短短7个中国字让他感到“羞耻”。陪同沈先生的导游偶尔会给各国政要做讲解,看到这一场景很惊讶,反复念叨“怎么可以这样”,而沈先生脱口而出:“对不起,不好意思。”尽管导游表示,这是导游的错,导游应该去阻止这种行为。“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客气。”沈先生说,“当时很尴尬,导游也不再讲那一块的故事,我们就赶紧出来了。”
  沈先生介绍,他5月10日回京之后,一直忙于工作,直到24日晚上整理照片,才想起这张照片,于是用网名“空游无依”发了微博: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我对埃及导游“亚瑟王”说:实在对不起!没想到嘴里叨叨“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的亚瑟王,反过头来安慰我说:“这不是你们的错,这一定是哪个导游的错,导游应该阻止。”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
  11点06分发出的微博,起初只有朋友表达了谴责和愤怒,然而突然间微博转发量大幅增长。沈先生估计,可能是微博名人转发之后微博被转发次数呈 “爆炸式增长”。截至25日晚8点,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76897次,评论10290次,还不包括不少网友重新编辑转发之后的数量。而丁锦昊则成为新浪微博搜索的第二热门关键词,后面注释:“丁锦昊,你摊上大事了。”
  人肉嫌疑人引发争议
  25日早上,有网友发微博称,在埃及浮雕上刻画的人,很可能是来自南京的一名学生。同时,还公布了这名孩子的出生年月和曾经就读学校等个人信息。
  知名博主“辣笔小球”25日早晨发表微博称:“查了一个晚上,终于查出来了,全国叫丁锦昊的,一共7人。经过笔迹认定,这个丁锦昊是南京人,现年15岁,在某中学就读,小学毕业于南京游府西街小学。”随后该博主还公布了丁锦昊的出生日期。
  而丁锦昊曾就读的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网站昨日被黑,打开学校官网,最先显示的是“丁锦昊到此一游”的弹窗,点完“确定”后才显示内容。
  不少网友表示,如果确实是这个学生所为,希望孩子和家长能就此道歉,毕竟这一行为太不应该。但这条微博同样引发争论,有网友表示,小丁只是一个孩子,应当保护未成年人。既然还是个学生,那就应该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还有网友指出,“旅游时四处涂鸦,刻上到此一游,这是很多中国人的常见行为,对一个孩子来说,模仿一下,他可能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有时候,甚至就是觉得好玩和调皮。”这次事件之所以发酵,只不过是因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互联网传播的常江表示,这种“国内事情不传播,国外事情大传播”的现象其实很普遍,其中既有民族主义情结的体现,也有一些偶然因素。“在结果上正义,应该也在过程上正义,”常江并不赞成通过人肉搜索发现真相,“让一个未成年人承担舆论压力,只是因为手段的非正义,是不合适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严国亚律师指出,通过各种网络搜索和信息收集后,发布孩子的个人身份信息,明显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别人犯了错误或是违法违纪,我们不能采取侵权或是违法的方式,来指出别人的不当行为。”
  父母认错道歉求原谅
  25日下午, 丁锦昊的父母主动站出来发声,在为孩子的行为道歉的同时,也恳请得到改正的机会,并透露,刻字风波发酵后,孩子哭了一整夜。
  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去埃及旅游,以及当时在浮雕上涂鸦的具体时间和情景,并不愿意多说,只是称是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发生的。当时那个旅行团人比较多,大家都各自欣赏风景,家人也没注意到孩子在浮雕上刻画了。后来听孩子说了这事,当时就批评了他,孩子也认识到了错误。
  “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得不好,我们和孩子向关注此事的人道歉,也向埃及方面道歉。”孩子的父亲称,这事在网络上传开后,他们心里很内疚,希望通过媒体为此事道歉。
  “从小带他到外面玩,常常看到类似的情况,但我们没有想到告诉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太强,家人带他去埃及玩时,也没有管好他。”说到这儿,孩子的母亲已泣不成声。
  “我们应该向大家道歉,但我们请求大家原谅孩子,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孩子的父母称,孩子成绩一直都很好,平时也很听话,但性格有些内向。目前,他还不知道这事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要是知道了,得承受多大的压力?也许对他未来的成长都会有影响。
  孩子的父亲表示,希望大家宽容孩子,不要打扰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他一个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如果被发现要受处罚
  有媒体报道称,刻字等行为是毁坏文物,可能会因此面临罚款甚至监禁的处罚。
  中青旅控股市场推广部总经理葛磊介绍,在埃及,对于旅游中的相关违规行为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涉及经济处罚甚至拘留等措施。“类似丁锦昊这样的行为,如果当时被发现,肯定要受到相应处罚的。”
  埃及一直对蓄意破坏古迹者实施最高判处5年监禁的严厉惩罚。鉴于在经济罚款上没有“到位”,埃及正在弥补这一环节上的“漏洞”,并拟进一步延长监禁的期限。新的古迹保护法案规定,对破坏神庙、古雕像等古迹以及在古迹周围建造房屋者,可根据情节轻重,施以不同额度的罚款,最高可达10万美元,并判处无期徒刑等。
  曾带队赴埃及多次的资深导游张先生也表示,毁坏和私藏文物出入境已经触犯了当地法律,一旦被发现且情节严重,可能要坐牢。
  “之前去埃及的中国人比较少,素质也普遍较高,从没看见过这种行为的游客。卢克索神庙附近很少有旅游警察,估计没想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张先生说,以前最多发生过中国人私带文物出境被罚的案例,旅行社出行前都会提醒游客注意不要随意购买文物,但没想过提醒客人不要刻字。“其实国外的法律相当严格,一旦被抓到很有可能被罚款,情节严重的甚至要坐牢,这不是说着玩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