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骚 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

2024-11-16 00:32: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找到这个很详尽的,大人看一下吧……
屈原与楚怀王不得不说的故事
——由《离骚》浅析屈原断袖本质的可能性以及屈原与楚怀王之间的JQ内幕

摘要:《离骚》是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代文人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今笔者发现,《离骚》一诗其实并不简单,它很可能是屈原向楚王示爱不成,万分悲痛之下所作,所以反映出一个问题:屈原很可能是个断袖。本文将就次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离骚》 屈原 楚怀王 断袖

《离骚》是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此诗哀婉动人、如泣如诉,足见诗人是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和才华,将自己的感情倾吐得淋漓尽致才能达到如此之高的艺术境界。那么,究竟是什么对诗人的情感有如此之大的触动呢?众所周知,屈原是一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心系楚国,至死不渝,这种伟大的人格和爱国情怀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在这种爱国情感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种情感——与楚怀王的JQ。(尼亚加拉瀑布汗……我能忍到现在不笑实在是不容易啊……= =|||)以下,我们就此问题逐步分析。

一、《离骚》一诗的多重隐喻
诗的开篇,诗人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把自己的身家背景完完全全地叙述了一遍。关于这点,笔者是这样认为的:古人说话做事讲究谦恭礼让,能像屈原这样把自己的家庭背景和自身条件吹得如此天花乱坠的并不多见,所以他这样说是有目的的。我们可以想象,通常只有在媒人给女子说媒的时候才会这样不乏溢美之词,但屈原深有苦衷(因为是男的么,封建社会里想公开说媒貌似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不便过于直白地表达,所以在始终这样描写自己、把香草全挂在自己身上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接下来,诗人将三代帝王高尚德行与夏桀、商纣的昏庸做对比,引出对出国前途的担忧。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在这里特别加上了这样一句:“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笔者看来,诗人强调这样的担心是为了国家,实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对楚怀王的真实情感。然而,由于当时诗人的情绪波动十分激烈,所以这种掩饰在下文马上露出了马脚:

“荃不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诗人对楚怀王不能体会自己的一片衷情,听信谗言对自己发怒的事情十分伤心。回忆起当初的誓言,和楚怀王背弃誓言的往事,诗人更是觉得心如刀割。至于他们当年约定了什么呢?在屈原的另一篇《九歌•抽丝》中有这样的句子:“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可见此二人曾经也是恩爱的一对,只可惜后来楚怀王突然变心,怎能不令诗人肝肠寸断呢?而后文诗人又强调了自己的伤心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君王的胸无定见,这里再次此地无银三百两。
接下来,诗人用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自己是如何洁身自好、如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如何每天修身养性、种花种草……成功地博得了读者的同情和好感,接下来便说了如下的话: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到这里为止,我们终于明白诗人想说的是什么了——怪楚怀王看不清自己的一片真心、恨后宫N多嫔妃对自己的嫉妒中伤,表明自己要和恶势力划清界限、坚持不懈做斗争的决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身为一别扭小受的本质,还有失宠的时候常见的心态——嫉妒。这和小媳妇对丈夫有理说不清一个人摔盆子砸碗的行为,在精神实质上是有着共同之处的……= =|||
接下来,诗人的表现则越发别扭。先是说自己如何委屈、如何贞洁、如何清白,接着赌气扭头就走,跑到深山老林里给自己用荷叶做新衣服,用荷花做新裙子,戴高帽子、扎彩色丝带,又挂满身香草(OMG~!穿成这样想象不能啊~~!!!!= =|||),把自己打扮得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十里以外都能闻到喷喷香……并且不停地指桑骂槐碎碎念,念了还不承认,非说是人家女媭说的……这种行为即使不必咨询心理医生,我们也可以知道:绝对是受了极大刺激的表现……= =|||而这种刺激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两个字:失恋。
后文中,作者叙述了寒浞等一干人的荒淫行为:
[font=楷体_GB2
312]“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这些表面上是说国君纵欲无度是不好的,可是内心深处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那就是对楚怀王的埋怨和对嫔妃们的嫉妒。说明此刻诗人已经对自己一时冲动跑出来有点后悔了,一想到心爱的人和别的女人XXOO,心里就郁闷无比……诗人越想越郁闷,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最终更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心想活着真是没有意义了,还不如死了算了!
于是诗人开始YY自己的灵魂神游向外的情景。我们看下面的内容: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於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诗人YY自己见到了多么美丽的景色,遇见一个又一个美女,可是最后为什么没有和美女们在一起呢?当然因为他是断袖了~!至于文中给自己找的那些接口大可以无视,同人女们都是有常识的——别扭小受不都是这么口是心非么……= =|||
最终,诗人从美好的想象(自我安慰?)中回到了现实,这个现实就是:自己已经被甩了,再想别的是没有用的!子曰:有招想去,没招死去(孔子:靠!我啥时候说过了!),诗人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一死:

“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最终,屈原跳进了汨罗江,一段缠绵悱恻、凄婉哀怨的爱情故事就这样画上了句号。(放背景音乐:人鬼情未了……)

二、关于诗中一些意象和隐喻的着重分析
《离骚》一诗中,最有代表性的意象有两个:一是美人,二是香草。
诗人用美人这一意象来比喻君王或自喻。试想,在中国古代,一个大男人通常会把自己比作什么呢?貌似最酸的也只不过比个梅兰竹菊什么的……介大哥……好么~直接把自己当美人了,这说他不是断袖谁信啊?
再说香草,本来是挺好的东西没错,可是他非得要挂满身都是不可,而且整天和花草为伍,种了这个种那个……我们在被呛得晕头转向的同时也不得不说一句:这孩子真贤惠啊……= =|||
《离骚》继承了《诗经》中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诗中用了不少比喻,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当属以夫妇喻君臣这一项。不过,这种说法是前人的理解。曾有学者指出这种比喻方法是符合当时的思维习惯、易于被人接受的,但我认为这种解释未免过于牵强。在封建社会君臣关系是多么严肃和纯洁的啊,用夫妇来乱比喻怎么行呢?所以笔者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只有一个:这君臣俩根本就是夫妇~!

三、对《离骚》及屈原的重新审视
我国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曾先后撰文《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和《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指出屈原是断袖的可能。闻一多先生也曾在其《屈原问题》中论证这一观点。战国时期美男风盛行,《战国策•魏策》中就记载了我国现今为止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断袖——龙阳君的故事。相传屈原在当年是个风姿出众的美男子,所以楚怀王将其纳位男宠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抹汗……)
所以,综合以上观点,屈原和楚怀王之间一定有JQ啊有JQ~并且《离骚》实质上就是屈原跳江殉情前留下的遗书。但笔者并没有丝毫否认《离骚》的文学价值和屈原本身。笔者认为屈原不仅有伟大的爱国精神,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回答2:

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亲密而复杂,具有多层关系,其中是否有男男关系,历史并无明确定义。但《楚辞》诗歌中又有多处诗句引人遐思,使人怀疑其与楚怀王有男男关系,引后世学者议论纷纷。

一、可确定的关系

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有两个是十分确定的:

1、血缘族亲关系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楚怀王:芈姓,熊氏,名槐。

现代姓是从古代姓氏合二为一,演变而来。在古代,姓是姓,氏是氏,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姓代表宗族,代表血缘关系,氏代表宗族分支。在称呼上,古人称氏不称姓。如屈原与楚怀王都姓芈,但分别称为屈原、熊槐。

屈原与楚怀王都是芈姓,属于同一宗族。屈氏、熊氏是芈姓的不同分支。追溯历史,屈氏源于熊氏,同时还是熊氏的分支。

芈姓屈氏的祖先为楚武王熊通之子,熊瑕。因熊瑕被封地于屈邑,其后代以封地为氏,遂称屈氏。

因此,楚怀王熊槐属于熊氏直系,屈原属于熊氏分支屈氏,二者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是族亲。

2、君臣关系

楚怀王是楚国君王,屈原是楚国大臣。屈原曾任左徒(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三闾大夫等官职,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其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二者关系融洽默契多年,后被秦国张仪使计离间。楚怀王逐渐疏远屈原,并因小事将屈原流放偏远之地。后短暂召回,又因楚怀王宠妃郑袖使坏,第二次被流放,直至自投汩罗江而亡。

二、不能确定的男男关系

屈原与楚怀王的男男关系并无历史资料可以证明,但有较多的资料指向这层关系,引人遐想。

1944年,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在《中央日报》上接连发表《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文章,认为根据《离骚》中的语气和情感,屈原和楚怀王“有一种超乎寻常君臣的关系”,暗指二者之间存在男男关系。

孙次舟的观点获得了著名学者朱自清与闻一多的支持,闻一多更是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表态支持。闻一多是著名学者,对《楚辞》多有研究,出版过两部关于《楚辞》的著作:《楚辞校补》、《离骚解诂》,因此他的意见十分重要。

屈原与楚怀王存在男男关系的观点主要源于屈原诗歌,尤其是《离骚》所反映出来屈原对楚怀王的情感,以及一些比喻称呼。

《离骚》原文节选如下:

初既与余诚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参考译文:当初你曾与我彼此信任,言语坦诚;后来竟然后悔改变语音而且另有个“他”;与你离别疏远不是最难过的事情,最伤心的是你(君王)的心之变化无常不守信用。

语句以男女情人相责的口吻,表达了屈原对楚怀王的深深眷恋,而且对楚怀王的称呼使用了女子对恋人的常用称呼“灵修”。

又如: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参考译文:怨君王你心思宽广粗犷,终究不能体察我的心思;你周围的女人们嫉妒我蛾眉花容,于是就造谣污蔑我说我善于淫荡。

语句以埋怨情人的口吻,将自已置于楚怀王姬妾群中,争风吃醋。

还有:

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参考译文:闺房中既是如此幽暗深远 ,君王你又始终不能醒悟 ;对君王的情怀不能倾诉,我怎能忍受这样直至死亡呢!

“王”、“联”等用词,明白无误的将情感对象指向楚怀王,表达出深情难抑的情感。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可以肯定的是,《离骚》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比,以情侣关系比喻与楚怀王的关系。因此,由《离骚》分析推测,屈原对楚怀王一往情深,二者很有可能存在男男关系。

但事无绝对,就如现代多有娘炮、伪娘,他们看着很像同性恋,但往往人家是直男,只是有点娘。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娘”风也是社会时尚之一。当时儒家著作《荀子·非相篇》有云:“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显然,战国时代,社会有崇尚男性姿容,和男性姿态和服饰以模拟女性唯美的风气。

屈原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之下,或许只是富有脂粉气息而又自恋的男子,因此以美人自喻,以情侣比拟君臣。《离骚》并不能十分肯定的说明屈原与楚怀王之间有男男关系,但它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性。

如果以百分比计算,从《离骚》分析推测,屈原与楚怀王之间存在男男关系在50%以上,但无法证明。因为这些都是间接推论,并不能直接证明。

回答3:

  1. 两人关系: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和楚怀王是纯粹的君臣关系。

  2. 离骚简介:《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和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3. 屈原简介:屈原(约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国大夫,出生于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他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

回答4:

你好!
楚怀王-屈原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回答5:

屈原写作中经常会有香草美人之喻,把自己比作美人就是讲述美人被抛弃,把楚怀王比作美人就描述自己想要追求的心情。以前是这么认为的,但经你一提,我看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