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好
单纯的商品是不会有泡沫的,只有当商品转化为资产之后,比如房子、黄金和股票,才会因炒作而产生泡沫。
首先,人类有三种不同的基本需求:
空气、水和阳光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求。离开了这些资源,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空气、水和阳光才是人类真正的“刚需”,它们与价格无关,所以不存在泡沫一说。
而房子却并非一定要买来拥有才能居住,因此把拥有房子说成“刚需”是不恰当的!
其次,食品、住房、衣物、医疗保健、必要的家具、交通工具、家庭保险以及基础教育,是人类的基本生活必需品。这些商品在经济学上,其价格一般都是由“供求关系”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确无泡沫可言。房子如作为商品,本来也不例外。
其实,一旦大量的房子从单纯的必需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进而异化为金融资产后,从金融的角度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出中国房价是否有泡沫。如计算出空置房的比例,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金融公式:在楼市里,由于房地产是金融衍生品,加上房贷的乘数效应,只要有10%的房子被当作资产而空置的话,就会产生10%的泡沫。
既然房子已然成为金融产品了,那衡量一个金融产品是可具体测算的,如我之前反复提及的房价收入比、房价租售比等,这是国际金融界统一标准。而按照这几个标准测算一下,便可一目了然——当下中国房价岂止有泡沫,而且泡沫已经大到了史无前例。
国内有些专家认为房价没有泡沫,因为他们认为高房价是有原因的,如资源的有限等。但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任何泡沫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如果没有原因的话,就不可能形成泡沫。因此,有没有原因不能成为衡量是否有泡沫的尺度。金融产品是否有泡沫是有具体衡量方式的,而至于何时破灭,无人能够准确预测。
不过遗憾的是,有一点可以确认,有史可鉴,所有泡沫最终都以破灭而告终。金融史告诉我们,之前200多年来,每次信贷猛增之后,随之都是金融危机的降临,甚至房价的大跌,迄今无数,全球各国无一幸免。那么中国会例外吗?真心希望中国会例外,改写经济学,开创金融史的新时代。
更多房产知识,点击左下角“楼盘网”.楼盘网,为爱找个家.
我认为中国房产不可能破灭,也没有多少泡沫,原因如下:
1、中国国家太大,城市太多,各个城市的情况很不一样。那些数万元一平的房价毕竟是少数。多数是万元左右的均价。中国城市化进程,就是一个人口由农村向县城、县城向二线城市,二线向一线城市流动的过程。而一线城市总是有限的,北上广这些房价只能上涨。
2、中国有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只有一线城市是房屋较热的,而其他地区,房产依然是泡沫不多的。
3、以笔者家为例,我这里靠海的地级市。房价贵的1万多,便宜的6000左右,基本上泡沫不能说很多。因为各类上缴国家的税是2000-3000元,加上2000元的房屋建造成本,房价也就应该是这个价格。剩下就是房地产商的利润了,所以,我们这里没有多少泡沫,而且房屋卖的也很火。
4、现在,都吆喝第四次单身潮来临,说单身男女有2亿之多,如果按照中国14%的单身率计算,那就是说这2亿人中有2800万不结婚,这样房子一下就多需要1400万套。这些是刚需。
5、一般来说,一个三口之家住几十平米的房子过于挤了。现在为了舒适,总是房子越来越大,这样小房子换大房子,一个卫生间换成双卫生间,所以居住面积增加了。地产商自然也需要不停盖房子。
6、中国每年毕业800万大学生,如果都结婚,就需要400万套房屋,如果都不结婚,需要800万套。
7、另外中国政斧也不是当年的日本政斧,中国也不会坐视房价泡沫吹破而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