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蓝色畅想1984,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了。
一般来讲,速度越高的交通方式危险系数越高。这是因为速度越快就越不好控制,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应变性能就越差。如汽车在行驶中急转弯的动作,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但完全可以顺利完成;而飞机却做不到空中急转弯,只能依靠不断调整飞行姿态和速度来改变航向。
当然,要评价一架民航飞机的安全系数,还得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操作系统。飞机操纵系统,即驾驶员通过飞机自动驾驶仪或者是操纵指令等,控制飞机的飞行速度、飞行姿态、飞行平衡性等的系统。根据操作指令的来源,操作系统可分人工操作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实际上,在所有空难事故中,人为操作失误原因占了近90%。于是,从霍尼韦尔的科学家劳伦斯.斯佩里在1914年设计出的世界上第一个自动驾驶仪——陀螺稳定器开始,飞机制造商们的每次技术革新,都试图将人为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目前民航航空公司为了增加飞行的稳定性和操作的便捷性,一般都在飞机上使用电传操作系统和助力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改进的自动驾驶系统性能更加安全。而且自动驾驶完全可以完成飞机自动起飞、落地,只是需要严密监控,落地后还需要人工脱开自动驾驶转为人工控制。该系统,使得民航客机在飞行安全、可靠性以及飞行性能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现代行业类别划分的日趋细致,专业程度的日趋复杂,对于飞机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飞机操作系统也会进一步完善。
第二,复合材料的运用。复合材料是除铝之外最重要的航空和航天材料,具有轻质、高刚度和强度的优点,在过去四十多年在民用飞机结构重量中所占的份额超过15%。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限定其各向异性的特性、集成传感器或致动器于其中的能力、高结构阻尼和优良的疲劳性能等典型优点。
空中客车公司的A350,复合材料用量已接近机体总质量的40%,而波音航空公司的787,机翼和机身上使用的复合材料超过了50%。空客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大民用客机A380生产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碳纤维材料,其中仅机身壁板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就达30多吨。
相较于传统铝材,复合材料可以有效降低飞机的重量,且可以大幅减少针对机体疲劳程度相关检查的需要。
第三,民用飞机制造前,都要经过飞机系统安全评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为进一步提高民用飞机(实际上包括所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性,在系统安全综合性设计阶段,综合运用人为因素分析、软件安全性、风险管理和定量风险评估等各种先进技术来预防事故发生。从飞机的故障与操作人员的人为因素、设备的硬件与软件、安全性设计与风险管理、定性分析与定量风险评估等各方面对飞行事故进行综合预防。
可见,飞机自作为交通工具起,其安全系数变得越来越高了。
与地面上的交通事故相比,飞行事故的发生概率要小得多,因此才会强烈吸引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
写了这么多,飘过的也给个苦力赞呗。
飞机事发率统计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大数据告诉你飞机依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ASN在2018年共记录了15起致命客机事故,导致556人死亡,相比之下,在航空史上最安全的一年,2017年共发生了10起事故和44人死亡。据TO70称,2018年的数据显示,每300万次航班才有一次致命事故。
得以如此傲人的数据背后肯定离不开飞机本身可靠的配置和民航人的责任感。
1.说飞机浑身是宝一点儿都不夸张。整架飞机数以万计的大小零部件每件都价值不菲,飞机大部分都的都是复合材料,重量轻且耐强度高,相对而言看似豪华的高铁也只能用普通的铝合金。集最好最适合的材料于一身的飞机怎能不可靠,不让人感觉放心呢!
2.飞机在天上会给自己留“后路”。飞机重要的系统一般都会双系统,每套系统要么可以互通互补,要么分配控制下路部件,下路部件的作用又可以替代那些常用部件;还有主和备用系统之分,当主系统失效时可以采用备用系统应急保障飞机状态正常;举例子说:双发飞机一发故障停车,仅剩的一发也可以实现单发着陆。某个通讯系统失效,还有其它的通讯方式在飞机与飞机之间,飞机与地面之间联系。起落架无法正常依靠液压系统放下,依然可以使用重力放下到位……
3.飞机是把旅客安全做到细微里的交通工具。起飞前安全广播,全机禁烟,应急设备,安全带提示灯,紧急逃生门,起飞降落时打开遮光板,起飞降落时座椅靠背调直.……等等这些全面的安全防范。可能乘机规定和乘务人员的提醒让你不理解与不耐烦,但这确确实实的是在保你安全。
4.机务人员和机组人员严格履行工作职责。人机料法环,机务人员严把飞机适航关,每一个影响或有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问题都会被扼杀在摇篮中;机组人员保障飞机在天上的可靠状态,面对紧急情况快速有效控制局面,还乘客一个安全的落地。
5.民航体系中有着最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有着等同于法律权威一般的条例,而这一切结果都是将飞行安全放在第一位。
所以可以放心告诉你,飞机很安全,欢迎乘坐飞机出行。
航空业事故发生率非常低,即便是一个人天天坐飞机也要一万四千年才可能遇上一个航空事故。关于航空安全,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几个往往会误认的真理:
对于单个人来说,飞机、火车或者汽车安全出行的概率其实差不多;从行驶的距离和死亡人数的关系而言,乘飞机旅行是最安全的旅行方式。但要是按照死亡人数和单次旅行时间的关系来看,火车与飞机一样安全,而乘汽车旅行的危险是飞机的4倍;如果从死亡人数和旅行次数的关心来看汽车要比飞机安全三倍,火车要比飞机安全六倍,但人们需要注意到,一种交通工具的可能性,很难准确地与另一种交通工具的可能性相比较。飞机一次就25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而一辆小汽车最多运载五名乘客。
由此看来,飞机一次运载的人数是小汽车的50倍,安全性却是汽车的60倍。
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概率是不一样的,起飞和爬升到巡航高度,下降和着陆是飞行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两个阶段。有四分之三的严重事故,都是在这两个阶段发生的。大飞机的安全系数并不比小飞机高多少,其执行的安全标准基本是一致的,人们对小飞机的安全性怀疑多来自偏见。
数据统计的结论,毫无疑问地告诉我们飞机是目前地球上最安全的旅行交通工具,比汽车、火车的安全级别高太多;飞机重大事故发生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概率为三百万分之一。航空是远程交通最安全的方式,而且他变得越来越安全30年前重大事故的发生率,为每飞行1.4亿英里一次。如今是14亿英里才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安全性提高十倍。
安全系数几乎为零。其实人们每次搭乘飞机,都是把生命预先抵押给了上帝。在国外搭乘飞机每次降落在目的机场时,都会迎来整机乘客的鼓掌,就与机上广播里说得一样(现在本航班已安全着落,在未停妥之前请乘客们随意走动。谢谢!)。你听,整段航程充满着危险,就算着落也都不能随意走动。
任何一起飞行事故的发生都是多重因素相互叠加造成的。
首先你要充分相信现代民航客机的可靠性,比如,像737、320这种窄体客机都会备有三套相互独立的液压系统,它们同时失效的概率极低,只要其中一套还能正常工作,飞行员就不会完全失去对飞机的控制。再比如动力系统,双发客机飞行中出现单发失效(一台引擎失去动力)的情况,对于飞行员来说那都是训练过无数次的“基本操作”,而双发失效的例子也不少,可参考基米尼滑翔机和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萨利机长》),两起事故都没有造成人员遇难。
另外,其实绝大部分飞行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下图为一个航空中人为因素分析模型,容易发现一起飞行事故事故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
通过对以往事故的反思与总结,各国民航相关部门和航空公司都会积极吸取经验并作出相应调整,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我认为空难终究是个概率问题,要想坐飞机时不提心吊胆,关键还得看自己如何看待生死,心态好才是关键。就好比我,以前没入民航的时候啥都不懂,坐飞机反而没什么顾虑,现在学的多了、懂得多了、见的多了,心态却不如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