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什么时候?

2025-04-05 20:11: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圣索菲亚大教堂(SantaSophia)建于公元532年至537年。这是查士丁尼皇帝在6世纪为他的首都而建的东正教中心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象征”(西里尔·曼戈语)。这座教堂的设计没有先例,它是将当时各种建筑技术融合在一起的集合体。它有纵向的轴线,中庭两侧有排柱。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7米,构成一个方形的平面,上面有一个高55米的中心圆顶,因此被称之为一种圆顶的巴西利卡。它完全可以与罗马万神庙和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相媲美。这个巨大的圆顶稳定地搁在四个拱形门上,圆顶的两侧有两个直径相等的半圆顶,这两个半圆顶又各有3个附属圆顶来做支撑。这座大教堂被认为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当15世纪拜占庭陷落以后,土耳其人只在教堂外的四个角上添了四条尖顶圆柱,就很自然地改造为清真寺了。

在落成典礼上,保罗说道:“这圆顶好像是从天国上用金链子吊下来的。”查士丁尼皇帝则称赞道:“噢!所罗门主,吾终于胜过汝。”当时的拜占庭历史学家普洛科皮乌斯(Procopius)说道:“它们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技巧在半空中彼此上下飘动,最后在这些部件上面矗起的工程表现出无比的和谐。”“人们觉得自己好像来到了一个可爱的百花盛开的草地,可以欣赏紫色的花,绿色的花;有些是艳红的,有些闪着白光,大自然像画家一样把其余的染成斑驳的色彩。一个人到这里来祈祷的时候,立即会相信,并非人力,并非艺术,而是只有上帝的恩泽才能使教堂成为这样,他的心飞向上帝,飘飘荡荡,觉得离上帝不远……”宗教哲学家费尔巴哈指出:“……在当时祭神的祈祷室里,光线不是通过纯洁无瑕的、清澈透明的媒介物,而是通过涂上各种色彩的窗户射入的。……仿佛自然的光芒与祈祷的光芒不相容,仿佛精神只有在把自然界遮蔽起来的黑暗中才能被祈祷的烛光所激发。”爱尔兰现代诗人叶芝在《驶向拜占庭》一诗中,表明了他对于拜占庭的向往:

可是没有教唱的学校,而只有

研究纪念物上记载的它的辉煌,

因此我远渡重洋而来到

拜占庭神圣的城堡。

查士丁尼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