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
学名:Trlaleurodesvaporari0rumwestwood同翅目,粉虱科。
别名:温室粉虱、温室白粉虱。
分布:河南省均有发生。
寄主及危害
寄主主要有倒挂金钟、瓜叶菊、大竺葵、茉莉。扶桑、金盏花、万寿菊、一串红、一品红、月季、牡丹、绣球、大丽花等70多种观赏植物。该虫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寄主植物叶背,吮吸汁液危害。严重时导致叶片退色、凋萎、直至干枯,直接影响寄主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此外,成、幼虫还能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
形态特征
成虫体淡黄白色,体长1.0~1.2mm,翅展2.0~2.3mm。复眼赤红色,触角短丝状,7节。翅两对,膜质,覆有白色蜡粉,前翅有一长一短两条脉,后翅有1条脉。卵椭圆形,初产淡黄色,后变紫黑色。卵表面覆有白色蜡粉。若虫体长0.5mm,扁平,椭圆形,黄绿色。体缘及体背具数十根长短不一的蜡丝,两根尾须稍长。腹背末端具浅褐色排泄孔。拟蛹椭圆形,中央突起,淡黄色。蛹体周围有纵向褶皱,蛹背有10~11对刚毛状蜡刺。
生物学特性
河南省1年发生10多代,在温室内可全年繁殖,世代重迭严重,以各种虫态在温室植物上越冬。成虫喜欢群集在上部嫩叶背面取食和产卵,随着植物的生长,成虫不断向上部嫩叶上转移。一般是最上部嫩叶以成虫和初产卵最多,稍下部叶片上以初孵若虫最多,再下部叶片上以2~3龄若虫最多,最下部叶片上以蛹最多。每雌可产卵100~200粒,卵期约6~8天,若虫期约89天,拟蛹期约6~7天。成虫营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成虫具有趋光、趋黄色和嫩绿色的特性。
防治措施:
(1)在植物检疫中。注意检查新进入塑料大棚和温室的各类花卉,杜绝将虫带入。
(2)清除大棚周围杂草,以减少虫源。
(3)利用白粉虱成虫的趋黄性,可在植株旁悬挂或栽插黄色木板,并在板上涂粘油,振动花卉枝条,促使成虫趋向黄板而被粘在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
(4)若虫或成虫期,可用2.5%溴氰菊脂、20%速灭杀丁2000~8000倍液或80%敌敌畏、50%二嗪农乳油1000倍液,均匀喷于叶背,效果较好。
(5)注意保护天敌,如丽蚜小蜂、长棒角蚜小蜂、中华草岭、红点唇瓢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