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晌凭栏人不见,赏析“一晌”

2025-04-08 04:35:1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这里的“一晌”指短时间,出自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2、“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意思是片刻间倚着栏杆的人已经不见了踪迹,用鲛纱掩去泪痕暗自思量了一遍又一遍。
赏析:“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人们会知道它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从全词的内容看,也的确如此。而除了闺怨之外,这首词还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联想。
“一晌”用来感叹人生中的好景不长、笙歌散去,又怎不让人感到可悲可叹、无可奈何!
3、整首诗词为: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作者在这首词中的感慨,似乎是飘忽无端、不可确指的。但通过合理的联想,读者似乎又可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痛苦和悲哀,想象“昨夜笙歌”这个词所凝聚的人生失落的悲凉,懂得“梅落繁枝”所代表的多情生命之陨落的意义。而这些,正体现了冯延巳词意蕴深广、“堂庑特大”的特点。

回答2:

(1).指短时间。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2).指较长的时间。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呀!伯娘入去了,可怎么这一晌还不见出来?”《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小姐因问我浴佛的故事,以此讲说这一晌。” 郁达夫
《出奔》二:“三人静对着沉默了好一晌。”

(3). 清
八旗田亩单位之一种,每六亩为一晌。见《清文献通考·田赋五》。
“一晌凭栏人不见”出自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朝代:五代
作者:冯延巳
原文: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释义:仅有一夜之隔也如同十年一样,只要一件事件过去了,就一去不返永不再回,无常的消失都是短暂的,即便是昨夜的笙歌也长逝永没了,这才是可怕的不可挽回的事情。

回答3:

仅有一夜之隔也如同十年一样,只要一件事件过去了,就一去不返永不再回,无常的消失都是短暂的,即便是昨夜的笙歌也长逝永没了,这才是可怕的不可挽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