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SB2 ,SB2 的一组常开触点(3-5)闭合,接通交流接触器KM1 和断电延时继电器KT 线圈回路电源,KM1 和KT 线圈得电吸合且KM1 常开触点(3-5)闭合自锁,KM1 三相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得电启动运转。
在KT 线圈得电吸合后,KT 失电延时断开的常开触点(1-9)立即闭合,为制动时延时切除KM2 线圈回路电源做准备。注意,在按下启动按钮的同时,SB2 的另外一组常闭触点(9-11)断开。(SB2、KT都是一个整体图,这是电路图)
塔吊共有两套相同的回转机械传动系统,对称布置,按顺序由电机、液力耦合器、盘式制动器、行星齿轮减速机、回转小齿轮、回转大齿圈等部件组成。回转大齿圈支座上连接一节与齿圈同心的回转塔身,回转塔身上连接吊臂,吊臂长度通常在50米以上。
吊物吊挂在起升钢绳上沿吊臂运行。依照生产厂家“失电失制动”的设计原理,回转机构的盘式制动器的作用主要用于大臂回转到预定位置或塔吊加节、降节时固定塔臂不转。
回转机构的盘式制动器通常是完全松开的,也就是说在非工作(断电)时,因为盘式制动器松开,与制动盘同轴线的行星齿轮减速机输入轴、处于末端的回转小齿轮轴无受力。
当大风推动塔臂时,由于回转小齿轮不能紧紧刹在回转大齿圈上,所以与回转大齿圈有相对连接的吊臂将一直顺风转动下去。目的是使塔吊能随风转动,当大臂与风向平行时塔吊的迎风面积最小,从而可以减小风压对塔吊的影响,避免强风导致塔吊倾覆。
生产厂家这一原理是建立在塔吊空载的情况下,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工地上突发情况很多,如当大中型设备塔吊、打桩机同时作业时,电压波动是常事,因电压不稳跳闸现象频频发生。
突然的断电会容易导致塔吊吊钩上的吊物来不及卸下,此时塔吊随着惯性塔臂的顺风转动,吊物随意偏转,与建筑物、外架、作业工人随时发生撞击,特别是施工现场群塔密集时,吊物偏转与别的塔吊起升钢绳缠绕,牵拉,对两台塔吊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不及时处理后果很严重。
且传统方式下塔吊回转电磁制动的刹车制动方式只能急停或塔吊静止时定位,不能实现缓慢减速停车,易造成塔吊大臂晃动或发生回转变速箱损坏等重大事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塔吊
制动时,按下停止按钮SB1 (1-3),交流接触器KM1 和失电延时继电器KT 线圈断电释放,KT 开始延时,KM1 三相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失电但仍靠惯性继续转动;
此时KM1 的常闭触点(11-13)恢复常闭,使交流接触器KM2 线圈得电吸合,KM2 三相主触点闭合,电动机通入反向电源后转速骤降,从而实现对电动机反向制动控制。
经过KT 一段时间延时后,KT 失电延时断开的常开触点(1-9)断开,切断KM2 线圈回路电源,KM2 线圈断电释放,KM2 三相主触点断开,解除了通入电动机绕组的反接制动电源,反接制动控制过程结束。
综上所述,按下启动按钮的时候,SB2 的常开闭合,常闭断开,接触器KM1 和时间继电器KT 同时得电工作,且KM1 的常开(3-5)闭合后给它俩提供自锁,同时KT 断电延时常开触点瞬时闭合(1-9),KM1 的常闭(11-13)瞬时断开。
按下停止按钮SB1 后,KM1 和KT 同时失电停止工作,同时KT 的失电延时继电器的延时常开触点开始延时(断开),由于还没断开,在KM1 和KT 失电的同时,KM2 线圈得电吸合,反转开始,延时时间到,反转停止,起到反向制动的效果。
可分为下回转(塔身回转)和上回转(塔身不回转)塔式塔吊。
下回转塔式塔吊将回转支承、平衡重主要机构等均设置在下端,其优点是:塔式所受弯矩较少,重心低,稳定性好,安装维修方便,缺点是对回转支承要求较高,安装高度受到限制。
上回转塔式塔吊将回转支承,平衡重,主要机构均设置在上端,其优点是由于塔身不回转,可简化塔身下部结构、顶升加节方便。
缺点是:当建筑物超过塔身高度时,由于平衡臂的影响,限制塔吊的回转,同时重心较高,风压增大,压重增加,使整机总重量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塔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