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如何调试逆反心理

2025-04-08 09:33: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青少年中常表现为“不受教”、“不听话”,常与老师家长“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1、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生理的变化而引起心理上的变化所产生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父母的管教方式所引起的。青春期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逆反心理)的情感。
2、家长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是无原则的事顺着他,原则的事要坚持,对逆反行为不要急于否定,理解和宽容最重要,,让他知道有关知识和道理,并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尽量和孩子多沟通多互动,发现孩子的长处多鼓励,让孩子有时愿意和家长述说。家长做到接纳、尊重和理解就可以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
3、如果你自己处在青春逆反期,在发作时要冷静,想想别人的话是否有理,这样可以减少发脾气,帮助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