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常考默写句子

2025-02-23 13:37: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字注音)
嗜shì辄zhé吝 lìn 褐 hè 箪dān 汲jí 俦chóu觞shānɡ
从原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五柳先生的衣着是什么样的?
短褐穿结 译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钉.
(2)五柳先生的居住条件是什么样的?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译句: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并不能遮挡风和太阳.
(3)五柳先生的饮食是怎么样的?
箪瓢屡空 译句:常常贫困到缺吃少喝的地步.
(4)五柳先生的称呼从何而来?
宅边有五柳树 译句:(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要点提示: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
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
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词句精析: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翻译:他安闲宁静,很少说话,不贪慕荣华富贵.
2、好读书,不求甚解.
翻译:他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解词:造:到;辄:就;期:希望、愿望
翻译:到(别人家里)喝酒就要尽兴,一定要喝醉.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翻译:粗布短衣打着补丁,常常贫困到乏食的地步,却安然自若.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翻译: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翻译:从这话来看,他应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7、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翻译:一边喝酒,一边做诗,用来使自己的心情愉悦.
文章精
1、《五柳先生传》中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睹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