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能源领域的诸多新兴造车势力而言,最大的质疑就是“交付难”。受限于自身实力以及外部客观环境限制,不少新兴造车势力频频跳票。
经过一轮洗牌之后,现在国内剩下来的新兴造车势力基本上都算是比较靠谱的力量。和之前发力PPT,拼概念,画大饼不同,现在的新兴造车势力拼的是产能和上市交付速度——这直接反映了一家新兴造车企业变现的能力,同时也是投资人最为看重的东西。
某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员私下里很直接地告诉我:“我们很势利的……你要过来谈(融资),不要和我说什么自动驾驶还有什么智能车联网,我们就只看你有没有生产资质,有没有工业用地,有没有厂房和生产线,多久能够形成产能,有没有销售服务渠道建设能力,以及什么时候开始卖……而且我们的对赌也比较苛刻……”
某媒体曾经从融资额度、管理团队、生产进度、生产资质、企业合作总共5个维度,对新兴造车势力进行了一次评分盘点,在最后的新兴造车势力排行榜中,合众新能源凭借总分排名第一。其实这个排行榜有多少权威性,评分算法是否科学,都不重要,毕竟“仅作参考”;但是这份排行榜至少体现出了合众新能源在新兴造车势力生态圈中的江湖地位。
在座落于浙江桐乡,占地400亩的合众新能源“智慧工厂”中,合众新能源工艺技术中心总经理刘磊对我介绍,目前合众新能源旗下品牌哪吒汽车的首款车型哪吒N01(参数|图片)尽管还未上市,但已经获得了超50000台订单。
据悉,哪吒N01将会在7月26日正式亮相——这在众多新兴造车势力中算是动作比较快的了。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这座工厂将完成3000台车的产量;而这座投资12亿元建成的工厂,规划的最大产能是8万台——据刘磊总经理介绍,这还是三班倒满负荷状态下的产能。个人觉得,如果以正常8小时工作制来计算,这个产能恐怕还要再除以3。
如此听起来不免让人感到一丝担忧,毕竟如果要以这样的生产速度完成50000台车的订单,就算产能逐渐爬坡,估计要等到2019年底才能完成任务了,如果这中间遭遇一些特殊状况,订单完成时间还会滞后。曾经让特斯拉焦头烂额的产能魔咒,貌似就要落在合众新能源头上。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合众新能源联合总裁孔繁龙则明确对我表示,合众不会遭遇所谓的产能危机,因为“合众新能源没有采用昂贵的铝合金车身”。
曾经担任过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奇瑞新能源总经理,从业经验丰富的孔繁龙认为,蔚来和特斯拉所遇到的产能危机,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受限于铝合金车身的产能所致。铝合金车身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加工焊接以及修复难度大,成本高,产能低的缺点。虽说特斯拉Model 3(参数|图片)不是全铝车身,但钢铝混合车身反而会使得车身工艺更加复杂化。
刘磊总经理表示,由于采用了传统的钢板冲压车身工艺,工艺成熟可靠,未来合众新能源产能问题无需担忧。整个2019年,合众新能源工厂会“火力全开”,8万台整车产能会全部释放,所以依照计划,等到哪吒N01正式上市之后,合众新能源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完成之前的订单。不管怎么说,铝合金车身拖累蔚来和特斯拉,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统治冲压车间的是7台大型ABB机器人,从板料上线到成品下线及废料排出实现全程自动化。模具参数采用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具参数与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无缝对接;板料及模具运输采用电动平板转运车运输。换句话说,合众新能源桐乡工厂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完善的物联网生产系统。
实际上,整条生产线不但具备几乎无限可能的柔性生产特点,消费者订车的过程也颇具电商思维——某宝某东上下单,拿起手机就能知道商品出货没有,快递物流现在到哪个阶段哪个城市了……合众新能源的消费者同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知道自己订制的车是不是已经开始冲压了,几点几分在电泳池洗了澡开始喷漆了,什么时候从总装车间下线,然后快递公司是不是接单发货了……不用等经销商的销售顾问打电话告知“车到来提”,消费者就可以提前抵达经销店等车了。
遵循优先发展核心科技的理念,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有着自己的发展理念,很先进
有着自己的产业发展 还是很不错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