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
文化的竞争,乍看起来有些抽象。但实际上,一个公司文化做好了,对员工有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用。
企业让员工学习传统文化,要先看学习的是传统文化的哪一部分,以此判断企业所倡导的是什么?而究其本质,其实也就是公司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所在。
一个有文化的公司,就如同一个有思想的人,具备了文化意识的员工,才能更好的明确是否可以自身发展与公司发展相结合,如果可以,那么这个员工会具备更好的主人翁意识,更为积极主动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实现自己在公司这个平台上的良性发展,实现自己与企业的双赢。
说明你的企业文化建设很有一套。员工和企业都来自社会。有多少企业在接受那种“狼性文化”?越来越多!又有多少企业在走另一个方向,是从文化来看战略?极少!不管你的企业文化是否处于病态,传统文化能够跨越任何的意识形态,跨越时空,容易被员工接受。深圳赛各集团可能做得较好。
关于大多数公司战略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人们都无法准确定义。通常,人们不仅要面对现实存在的这类关系问题,他们还需要在不确定环境下找出这些关系的问题所在。
从竞争来理解战略问题,我们看不到公司战略与伦理文化方面有任何关联。公司强调任何情况下竞争如何取得经济上的成功,而不管使用了何种手段。
而当我们从文化角度来看战略时,我们会将公司战略理解为把企业置于市场中,并遵循社会伦理和行为规范进入某种商业模式。只要公司的核心战略和规范主张没有受到来自行业内外环境的挑战,公司战略就会保持公司全体对伦理规范的理性承诺。
但是公司又如何看待战略与病态文化的关系?战略因此既失去竞争力优势,又失去伦理规范指导的情况下,公司需要从两方面来思考和解决战略跟(病态)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 战略如何适应病态文化和新文化,并帮助新文化有效转换;
· 如何培育对环境不断变化的适应性公司文化。
我们力图运用独特的战略工具和分析方法,在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来剖析这两方面的问题。
回归企业,让你爱企业,根植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