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指数是什么意思?

2025-04-28 17:19: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

是指同产业中双方国家互有不同质的贸易往来,在统计数据上显示同一类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表明在该产业有着互补性的贸易需求,并且越是高位的分类显示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越有说服力。

巴拉萨(B.Balassa)曾经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过统计研究,并提出测量产业内贸易重要性程度的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简称IIT)。

扩展资料

作用:

1、差异产品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与外贸竞争力:

对我国而言,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因此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由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产生的。

2、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与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即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进行纵向分工,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跨国公司把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东道国只能从事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活动。

3、扩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提高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积极进行产业升级,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把发展高新技术与劳动力资源优势这两个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无法同发达国家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上形成水平分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产业内贸易指数

回答2:

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T=1-|X-M|/(X+M)

式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X-M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到1。